人類首批月背樣品1935.3克 料半年後開放科研申請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人類獲得的首批月球背面樣品,共有1,935.3克。國家航天局昨日在北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向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丁赤飈移交了嫦娥六號樣品容器,交接了樣品證書。據介紹,在樣品安全運輸至月球樣品實驗室後,地面應用系統的科研人員將按計劃開展月球樣品的存儲和處理,啟動科研工作。預計半年後,嫦娥六號樣品將向國內的科研機構和科學家們開放申請,中方對於國際借用申請亦秉持積極的開放態度。
與國際共享中國探月成果
嫦娥六號探測器5月3日發射入軌,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於6月25日返回地球。國家航天局表示,人類首份月背樣品,在科學上具有獨特意義,將進一步增進人類對月球演化的認知,加快人類和平探索利用月球資源的腳步,是全人類的重要財富。今後,將進一步發揚「追逐夢想、勇於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探月精神,做好月背樣品的管理工作,組織開展月球樣品科學研究,與國際社會共享中國探月科學成果。
「從外觀上看,我們發現,嫦娥六號樣品相較其他樣品比較黏稠,還有結塊的現象。這都是直觀看到的。我們也期待後續通過系統的科學研究,能夠取得新的科學發現和科學成果」,嫦娥六號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葛平說。
移交國家天文台展開科研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丁赤飈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嫦娥六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給國家天文台,並向國家天文台台長劉繼峰頒發了嫦娥六號任務月球樣品責任狀。後續,中國科學院將認真做好月球樣品的存儲、製備和處理,繼續以月球樣品研究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合作交流,夯實各類科研和學術交流平台,廣泛匯聚科研力量,加快實現原始創新重大成果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