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明大選 或現極右「共治」

◆極右國民聯盟主席巴爾代拉有望成為下一任總理。 法新社
◆極右國民聯盟主席巴爾代拉有望成為下一任總理。 法新社

  媒體分析:生活成本移民問題難解 選民厭倦馬克龍CEO式治國

  香港文匯報訊 法國總統馬克龍早前宣布解散國會提早大選後,國民議會(國會下議院)選舉首輪投票將於周日(6月30日)舉行。最新民調顯示極右國民聯盟的領先優勢不斷擴大,馬克龍領導的中間派聯盟「在一起」只排第三。美國《華爾街日報》指出,馬克龍將法國當成企業般營運,透過指令而非建立社會共識推進親商議程,雖然提升法國在全球市場競爭力,但民眾生活成本大幅上升及移民湧入帶來困擾的問題無法解決,其「行政總裁(CEO)式」治國已令選民感到厭倦。

  法國輿論研究所的民調顯示,國民聯盟支持率達36%,在國民議會577席中有望拿下220至260席,排第二是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支持率28.5%,「在一起」支持率僅21%,預計只能保住75至110席。這意味國民聯盟主席巴爾代拉有望成為下一任總理,法國政壇或出現「共治」,馬克龍被迫與政敵分享權力,施政勢將大受掣肘。

  年輕人難「上車」 貧富差距擴大

  馬克龍自上台以來,推出一系列有利市場的改革措施,吸引數十億歐元投資,促進私營部門就業加速增長。法國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首次實現工業就業淨增長。會計師事務所安永的數據顯示,法國連續5年成為歐洲最大的外國投資國。

  然而馬克龍的相關舉措,卻成為國內的負擔,反對者稱他為「富人的總統」。馬克龍大幅削減財富稅,限制員工在勞動法庭索取遣散費的數額。法國現時大多數年輕人買不起住房,貧富差距擴大,勞工階層和中產階級被迫遷至郊區。2018年底法國發生大規模的「黃背心」騷亂,抗議政府提高燃油稅,民眾紛紛指責馬克龍漠視開車通勤的貧困家庭。同年一名失業園丁告訴馬克龍工作難尋,但馬克龍竟打斷並稱「說實話,酒店、咖啡館、食肆都可以,我這就過馬路給你找一個」,被批不知民間疾苦。

  移民湧入郊區小鎮 與本土文化衝突

  另一方面,法國失業率在馬克龍任內持續下降,2022年底為7.1%,是1982年以來最低,但工資在20年來卻停滯,中產階級無法達到前幾代人的生活水平。

  移民湧入亦是令民眾對馬克龍不滿的原因之一。許多移民定居法國大城市的郊區或小鎮,極右政黨及其支持者認為,移民文化與本土文化相衝突。社工馬尼爾打算今次投票給國民聯盟,表示「我們能看到整個城鎮的情況在變差,近年暴力事件不斷增加」。

  疫情和俄烏衝突導致通脹及能源價格飆升,法國家庭的困境進一步加深。雖然政府採取應對措施,但為此耗費850億歐元(約7,100億港元)公帑,導致財政壓力大增。馬克龍因此決定提高退休年齡,削減作為政府最大支出之一的退休金,但因此招致數百萬民眾上街抗議,示威活動持續數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