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文論藝/上影節體驗\嘉 妍

  早就聽聞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熱鬧非凡,終於身臨其境,親歷一番,印象最深刻的,是無處不在的民間組織在電影節中發揮的力量。

  沒有趕上電影票開售當天的搶票大戰,筆者準備動身去上海之時,主競賽單元和熱門影片門票幾乎都已經售罄。朋友發來一個鏈接,是一個叫做「影展交流」的微信小程序,讓我去上面碰碰運氣,看能不能遇到心儀的電影票轉讓。這是一個由影迷組織獨立製作的小程序,為內地各大電影節期間參與活動的影迷提供交流互助。

  點進小程序,打開上影節頁面,有出票、求票、換票等不同的欄目,熱門的電影多是影迷求票,冷門一點的則出票的多。想看一場顧長衛導演、葛優主演的主競賽單元影片《刺蝟》,最終沒能買到票,朋友笑我太低估上影節觀眾和主演粉絲的體量,告訴我正規門票加價也未必能買到。

  在戲院觀影前,領到一本上影節的場刊「市民觀影手冊」,翻開一看,頗為用心,除了展映影片介紹,還繪製了影迷掃街地圖,頗為可愛。當然,最實用的還是微博、豆瓣、小紅書等社交媒體平台,幾乎每場放映一結束,就可以在這些平台上搜到大量的點評,很有借鑒意義。

  如果說不足,則是幾場大師班沒有公開報名的渠道。今年上影節請到岩井俊二、比爾·尼科爾斯、趙德胤,以及今年金爵獎評委會主席陳英雄開設大師班,陣容強大,卻只允許持電影節證件者現場參與,普通觀眾只能在網上收看,令人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