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詐騙需克服 6種心理弱點

  有研究發現,本港今年首季涉及深度偽造的騙案按年增幅達10倍,為亞太地區增長最高的地區之一。為何受害者會被騙?本文從心理學的理論和技巧,點明被騙的人通常擁有的6種心理狀態,以及看看什麼樣的人會比較容易受騙,提醒讀者應時刻自我警覺,避免受害,誤墮騙局。

  1.貪財心理

  利用市民愛錢、貪財、貪小便宜的心理,引誘受害者入局,進行詐騙。據心理博士將「貪財詐騙」依照媒介,細分為四種類型:

  ■ 平面媒體:包括利用刊登廣告手法進行彩金詐騙、打工陷阱詐騙、房屋假脫售詐騙、旅遊詐騙等。

  ■ 電話訊息:如透過行動電話發送簡訊,或通話詐騙。

  ■ 網際網絡:如透過網絡金融卡匯款、網絡購物詐騙、網絡詐騙集團、虛設公司行號,或網絡兜售假貨等。

  ■ 人際傳播(面對面溝通):如販賣假金飾、虛設行號詐騙、重利型投資惡性倒閉、假調查、假保險詐騙、不法傳銷、老千集團,非法炒作外匯期貨等。

  2.需求心理

  在「有所求」的狀態,可以滿足我們需求的途徑,都可能成為詐騙集團眼中的「財源」,例如下面是目前幾種常見的案例:

  ■ 創業者受騙:因對貸款、加盟有所求而受詐騙。

  ■ 醫藥詐騙:患病者對治療、治癒、仙丹、偏方有所求因而受騙。

  ■ 婚姻、交友詐騙:單身者因對婚姻與交友有興趣受到騙財或騙色。

  ■ 交通詐騙:如車輛在高速公路拋錨後,拖車業者前來協助,卻向被害人索取超乎常理的高額費用。

  ■ 假冒學歷或執照廣告:以教育部或相關部門未正式認可之國外大學、相關執照,在國內開班授課騙取學費或資歷。

  ■ 瘦身/美容院詐騙:透過瘦身或美容為誘餌,促銷、甚至恐嚇,批評受害者等,強迫客戶購買產品或課程。

  3.疏忽心理

  疏忽,簡單來說就是「不小心」、「不注意」。很多時候,我們的信用卡資訊會不小心被人取得盜刷。或因一時不察覺,沒發現商家提供的證件、證照其實是假的,因而錯信對方買到不健康、不能使用的商品,或參與到不如預期的課程活動等。

  4.迷信心理

  犯罪者利用民眾迷信鬼神的心理,不管是從負面(鬼怪、恐嚇、迷惑、蠱惑)還是正面(消災、祈福、解運)下手,藉此騙取錢財,或甚至使受害者人財兩失。

  5.同情心理

  利用人性本善,激發受害者同情心,進而使受害者掏錢買單。如謊報傷病需要救急(如親友發生車禍、得到急性癌症等)、假募款詐騙(利用重大賑災募款卻把款項據為己有)。

  6.恐懼心理

  這類型的詐騙通常會利用政府、金融機構、司法機構等名義,製造事件,引發被害人的恐懼心理,使受害者不知不覺聽從詐騙者的指示,將賬戶中金錢交給對方。這類事件的劇本通常一定會包含有「假身份」的詐騙者(冒名為官員、警察、法官等),接者再以受害人「個資被盜用」為由進行詐騙(如信用卡密碼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