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轉化】研間充質幹細胞 治糖尿足潰瘍
中大探索分泌活性因子助身體自癒 夥內地醫院科企加快研究
糖尿病足慢性傷口潰瘍(DFU)是糖尿病的其中一種常見的併發症,一旦患上傷口難以癒合,嚴重時甚至有截肢或死亡風險。香港中文大學團隊獲創新科技署內地與香港聯合資助計劃資助逾150萬元,研究以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該病的療效與機制,目標是了解包括從胎盤、臍帶等不同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的作用與優劣,並製備與之配合使用的細胞凝膠。項目負責人與香港文匯報分享研究詳情時表示,團隊會連結內地頂尖醫院及生物科技公司,相信大大有助開展科研實驗與轉化工作,長遠希望充分發揮幹細胞作用,幫助病人康復。 ◆香港文匯報記者 姜嘉軒
「這種病(DFU)一旦潰瘍了就很難康復,原因之一是組織變壞後,高血糖環境下很難自我修復,而且高血糖亦會影響神經及血管,微細血管會受到破壞,微循環不良,供不到血,周圍神經又會受影響。」中大生物醫學學院副教授蔣曉華解釋,DFU可分5級,3級以後不止是皮膚受損,皮膚下的軟組織甚至骨都會爛,目前普遍的治療方法以控制感染為主。「但其實3級之後,這些方法效果有限,再下一步就可能要截肢,然而這些病人的療後情況其實不好,5年生存率只有50%。」
細胞凝膠如「土壤」 護幹細胞成長
蔣曉華團隊自2021年起獲資助開展「人間充質幹細胞旁分泌機制及其臨床應用前景」項目。「這研究主要有幾種元素結合一起,第一個是幹細胞,第二個是旁分泌功能,指幹細胞分泌出來的活性因子,最後是細胞凝膠」,她以種植作譬喻,想要令間充質幹細胞這顆「種子」茁壯成長,需要有好的細胞凝膠作「土壤」,「患者足部的身體環境已是不佳,幹細胞再好,只靠它亦難以生長,所以要有不同因素互相配合,才有助傷口癒合、再生。」
蔣曉華特別提到活性因子的重要性,「愈來愈多研究發現,間充質幹細胞的作用其實在於旁分泌功能。間充質幹細胞可以分泌出很多活性因子,既可以起到保護組織的作用,亦可促進血管再生,並分泌很多免疫因子。」
因此,他們的研究其中一個主要目的,就是了解不同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可能分泌出哪些活性因子,其中又有何優劣。
不同種幹細胞 增益效果有別
「項目用了四種間充質幹細胞,其中兩種來自胎盤,一種叫絨毛膜,另一種叫蛻膜,前者來自胎兒,後者來自母體,各有不同的生物性能。」至於第三種來自臍帶,還有一種是團隊在實驗室做出來的。
「研究人員為這四種幹細胞做過一些實驗,雖然它們都叫間充質幹細胞,但其實分別很大,」例如絨毛膜和蛻膜,前者更有助於調節免疫,後者更有助增加血管生成(Angiogenesis)。
被問及各種幹細胞有否混合使用的可能,蔣曉華坦言,間充質幹細胞的臨床應用還是處於比較初級階段,但混合使用的確很有機會是長遠目標,「始終一種幹細胞好難起到所有作用,但從臨床試驗角度而言,混合應用細胞有難度,很難配」,因此,現階段他們更傾向於確認不同幹細胞的作用後,再探索其他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