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盼政府訂規管網約車框架


  外國經驗能與的士共存 指滴滴高德促進良性競爭

  政府最快下月公布規管網約車的研究結果。網約車平台龍頭Uber香港區總經理鍾志霆昨日表示,歡迎政府制訂規管網約車的框架,期望與政府商談合適方案,參考Uber在新加坡、澳洲等地的經驗,相信網約車與的士可以找到合適方法共存。他希望能保持合理的汽車標準、優質客戶服務、保障收費靈活性,最重要為司機提供靈活工作框架。他稱平台現時有過萬名活躍的網約車司機,但出租私家車牌照只有1,500個,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今年是Uber進軍香港十周年,鍾志霆昨日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根據市場調查,過去十年平台已接載約360萬名乘客,近一半香港人口,近90%乘客歡迎Uber在港提供服務、超過70%的士司機表示加入Uber後收入有提高等;他預計今年底推出Uber WAV(輪椅無障礙車輛),亦會升級Uber Assist(關懷優步),滿足長者、孕婦和殘疾人士的多樣化需求。

  期望規管方案達至四贏

  對於政府有意規管網約車,鍾志霆樂意配合政府的規管安排,例如汽車車齡、年檢要求等,現階段政府未主動與Uber接觸,但平台已準備好與政府會面商討相關方案,他相信政府會選擇最適合香港市場的方案,希望可以做到與的士業界並存。至於滴滴出行、高德打車進入香港市場,以及政府推行的士車隊制度,鍾志霆認為是好事,促進良性競爭,讓Uber更努力提供更好的服務。

  鍾志霆表示,很多司機分享指靈活的工作模式很重要,他們不想從事有限制的兼職工作,因為部分司機視網約載客為副業,每星期駕駛時數不多。他認為若政府考慮向網約車司機發牌,領牌條件應以靈活為主,不設工作時數要求。他又形容網約車與的士不是敵人,而新加坡、澳洲和深圳的經驗亦顯示網約私家車能與的士共存。

  他舉例,澳洲要求點對點的出行服務需要多支付數元,該筆款項會注入基金內,再由政府分配予當地的士業界;新加坡方面對網約車輛沒有數量限制,但規定車輛每年檢查一次,並將報告提交給政府查看,而當地的士業規模未有因網約車服務而縮小,因為的士優勢是在街上載客,網約共乘則只有點對點載客。Uber期望政府的規管方案達至四贏,即政府、的士業界、網約車主及市民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