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複用運載火箭10公里級垂直起降飛行試驗成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2024年6月23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完成重複使用運載火箭首次十公里級垂直起降飛行試驗,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目前國內重複使用運載火箭最大規模的垂直起降飛行試驗,也是國內自主研製的深度變推液氧甲烷發動機在十公里級返回飛行中的首次應用,為2025年如期實現4米級重複使用運載火箭首飛奠定了堅實技術基礎。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介紹,下午1時許,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3.8米直徑的重複使用運載火箭新技術驗證箭豎立在場坪發射台上,三台變推液氧甲烷發動機點火,噴出藍色尾焰,箭體上升至約12公里高度,中心發動機調節推力,火箭受控下降,在距離地面50米處,四條着陸腿展開,隨後火箭緩速下降,高度趨近於零,穩穩落在回收場坪,實現定點垂直軟着陸。試驗全程用時6分鐘左右,火箭經歷了加速上升、減速上升、加速下降、減速下降、緩速下降五個階段,實現「起得來、控得準、展得開、落得穩」。
此次飛行試驗採用了3.8米直徑箭體,配置三台7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和全尺寸着陸緩衝系統。火箭通過起飛上升、變推下降實現定點垂直軟着陸,全面驗證了3.8米直徑箭體的垂直起降構型、大承載着陸緩衝技術、大推力強變推可複用動力技術、返回着陸的高精度導航制導控制技術及健康監測技術。
值得一提的是,與傳統火箭外形相比,重複使用火箭尾部除了常規火箭都有的尾翼以外,還有額外的四個三角形的凸起,這就是火箭順利着陸的關鍵技術之一——着陸緩衝系統。當箭體返回着陸於地面前,着陸腿會自動展開,就像長出四條有力的腿一樣,使得着陸過程中火箭結構承受的衝擊更小,着陸後箭體可以穩定豎直地聳立在場坪上。
降低人類進出太空經濟成本
在本次試驗中,大承載着陸緩衝系統實現了國內首次「飛行鎖定、空中展開、觸地吸能」技術驗證。大推力強變推可複用動力系統首次成功驗證了多機並聯深度變推液氧甲烷發動機與運載火箭總體的匹配性。返回着陸控制系統具備全程自主在線規劃和自適應干擾補償能力,實現了強干擾下「雙零狀態」(高度、速度同時接近為零)的定點軟着陸,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重複使用運載火箭是當前世界各國都在大力發展的熱點領域,傘降回收、傘降加氣囊、有翼水平回收等方案各有所長。此次中國進行的垂直起降回收,是在火箭原有外形上進行改進,增加了柵格舵、返回控制系統、着陸緩衝系統等,使火箭一子級得以重複利用,進一步提升火箭運載效率,降低人類進出太空的經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