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7事故離譜 議員促設補償機制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對於中電再疑受極端天氣影響出現電壓驟降事故,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民建聯議員劉國勳指,如果每次雷暴警告都有機會觸發事件,市民可能要經常提心吊膽,對市民生活造成困擾。認為中電應全面檢視系統,政府亦應盡快與相關公司商討建立補償機制。
劉國勳表示,中電今年至今已發生7宗電力事故,認為是難以接受。他認為中電需有長遠策略,包括為在戶外暴露的電纜設施加強維護,或考慮未來北部都會區建設電網時,研究多使用地底電纜,減低受外力影響的可能性。
另外亦可在電網的不同位置安裝儲電裝置,儲存平日多餘的電能,在有需要時釋放,平衡突發情況時的電流波動,有助電網和電壓的穩定,減低電壓驟降的影響。劉強調供電穩定一直都是政府評核電力公司表現的指標之一,電壓驟降絕對影響供電穩定,政府及電力公司應盡快商討補償機制。
資深電機及屋宇裝備工程師何永業則表示,近年出現極端天氣頻繁,雷暴、驟雨影響架空電纜,一旦受雷擊有機會導致短時間的電力故障,就會衍生電壓驟降,希望中電可積極考慮就敏感、重要及關鍵性的架空電纜設施,加強巡查工作,若在資源容許下盡量增添避雷裝置。
極端天氣頻繁 電壓驟降風險增
工程師學會電機分部代表勞偉籌指出,短時間的電壓驟降源於電力系統啟動保護功能,若相關設備老化,可能已經導致大規模停電。他又說,架空供電系統一般有避雷保護,但百次閃電中仍會有一兩次打中電塔或電纜,當極端天氣變得頻繁,電壓驟降風險亦會增加,全世界都面對同樣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