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日常/「睫在眼前長不見」\米 哈
唐代詩人杜牧在池州擔任刺史的時候,友人張祜前來探訪。杜牧見張祜因仕途不順,心中糾結鬱悶,便決定與他同遊當地名勝九峰樓,更寫了《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一詩。
詩中,杜牧寫下了令人深思的一句:「睫在眼前長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其意思是,眼睫毛就長在眼睛的前方,人卻長期看不見,而真理從來不在身體之外,人還要到何處去尋求呢?
明明每一個人都有眼睫毛,但我們卻沒有想到「睫在眼前長不見」的一番道理,這是杜牧的獨到,也是此句之哲理所在:我們以為自知,卻只是自以為自知。
說到自知,我想到位於古希臘德爾菲的阿波羅神殿上的三句箴言之一:「認識自我」(know thyself)。歷代哲學家或多或少都在遵循這神聖的教訓,以認識自己來探索真理。對於自知,不少哲學家都是樂觀的。舉例,笛卡兒說道:「我可以清楚察覺自己的感知、情緒和慾望。前提是,要謹慎判斷自己所察覺到的一切。」
樂觀於自知之明的哲人(我想,包括杜牧),基本上都會認同康德所言的「內感官」(inner sense)。換言之,我們可以用眼睛覺察外在事物,同理,也可以用內感官覺察內在的自己,也就是自知。
然而,康德同時提醒我們,不要高估自知,他說道:有時,「我們無法徹底了解自己那些突如其來的舉動包藏了什麼秘密,就算透過嚴謹的反思也沒用。」
所以,康德是自相矛盾嗎?我不認為是,相反,康德是要我們明白,人既可以積極地以內感官觀察自己、認識自己,但同時亦要保持謙卑,不要自以為是,畢竟多麼睿智的哲人也有無法了解自己的時候。
這樣的道理,又叫我想回「睫在眼前長不見」這句話。大家想一想:長在杜牧眼前的眼睫毛,究竟是杜牧自己可以看得清楚,還是站在對面的張祜可以看得完全呢?有時,認識自己,除了由內窺探,也可以靠朋友的真誠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