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優化教育體系 提升學歷回報
政府昨日公布,資助大學學費將連加三年,平均每年加5.5%,引起議論。考慮到相關學費廿多年來未曾調整,此舉可以理解,只是在疫後經濟尚未復元且加風四起之時,調加的時機值得斟酌。雖然官員一再否認與庫房「水緊」有關,但仍難免惹人產生各種聯想,包括高等教育普及化是否陷入兩難,以及相關社會資源的運用效率,育兒成本和學歷通脹等,都有值得深思的地方。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學費加幅溫和,學生負擔得起,與政府財赤無關。有分析援引通脹數據,認為本港廿多年來累計通脹升幅約40%,因而今次加幅合理。然而,公共政策的成本分析並不一定能夠全面反映公眾的感受和需求,也不一定能顧及不同政策選擇之間的優劣,容易忽略對社會福利和公平性等方面的影響。
教育的價值無法估量,既能夠改變整個社會面貌,也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一般而言,接受高等教育的對象是18歲以上的青年學生,完成四年本科已是22歲。當前高等教育普及化,不論是從事研究或投身就業,本科學歷已不再具有競爭優勢,甚至進修完碩士和博士學位(連着讀完基本已快30歲)也不足夠,還需要參加各式各樣的專業資格評核考試,所需的時間和金錢成本今非昔比。大學畢業生學非所用的情況愈來愈普遍,投入與回報不成正比,雖然沒有公開的準確數據顯示有多少人因此選擇在家「啃老」或做「宅男腐女」,但一般認為數量有在增加。
政府表示,經調整後的學費水平,成本收回率將由2024/25 學年的12.5%低水平,稍回升至13.4%,但仍遠低於上世紀 90年代初所訂立的18%。不過,當年香港走的是精英化教育路線,學位數量少。現時教育走回頭路並不實際。有傳媒關注到公平性的問題,引述教育界意見重提分科收費辦法。歸根到底,這些涉及的都是學歷回報的問題,當中所揭示是當前教育體系有必要作出改變,須與就業市場有更加密切關連,才能迎合社會和個人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