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動力/黃茅海通道全線貫通 料年底啟用

  上圖:6月19日,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工作人員在黃茅海大橋上焊接最後一片鋼箱樑。下圖:6月19日,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黃茅海大橋實現合龍,黃茅海跨海通道全線貫通。\中新社
  上圖:6月19日,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工作人員在黃茅海大橋上焊接最後一片鋼箱樑。下圖:6月19日,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黃茅海大橋實現合龍,黃茅海跨海通道全線貫通。\中新社

  作為灣區「超級工程」黃茅海跨海通道的關鍵控制性工程,黃茅海大橋19日完成合龍,標誌着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全線貫通,為該項目今年底建成通車奠定基礎。而作為港珠澳大橋的西延線,黃茅海跨海通道通車後,將改變粵西沿海地區與灣區核心區域通道單一的現狀,屆時從香港到江門的車程僅需1個小時,較目前省時半小時左右,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的輻射範圍正在進一步擴大。\大公報記者 方俊明珠海報道

  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擴大

  據了解,黃茅海跨海通道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後首個開工建設的跨海通道工程,起於珠海市高欄港區,止於江門市台山市斗山鎮;全長約31公里,海域段長度約15公里,設置高欄港大橋和黃茅海大橋2座主橋。其中,高欄港大橋已於今年3月合龍,目前正在進行路面鋪裝及鋼箱樑橋面鋪裝施工。

  大橋精準合龍 偏差2毫米以內

  黃茅海大橋跨越黃茅海海域的兩條航道,採用「3塔2跨」的獨特設計,是一座採用「獨柱式雙索面」全漂浮體系的斜拉橋。大橋橋面採用分體式鋼箱樑設計,由兩個鋼箱樑及橫向連接箱組成,橋面總寬50.4米,寬度在同類橋型中位居廣東省內第一,也是分體式鋼箱樑在廣東首次大規模應用。而大橋整幅式TY型橋墩也是中國高速公路分幅斷面橋樑中首次採用。

  黃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主任朱超表示,主橋鋼箱樑吊裝工期正處於颱風多發季,主樑施工面臨極大挑戰。自去年10月黃茅海大橋首個鋼箱樑架設成功,歷時9個月,建設團隊在氣候多變的黃茅海海域『穿針引線』,攻克線形控制、合龍與體系轉換等多方面的安全風險和技術難題,最終實現合龍偏差在2毫米以內。

  黃茅海大橋設計創新性採用了「小蠻腰」造型的獨柱異形索塔,與已實現合龍的高欄港大橋一起形成「5塔連續聳立」效果。黃茅海大橋索塔塔高254.7米,相當於90層樓的高度;三座主塔牽拉、跨徑2×720米,成為世界最大跨徑三塔斜拉橋。建成後的黃茅海跨海通道,將是粵港澳大灣區醒目地標之一。

  創新力學設計 可抵抗17級颱風

  針對強颱風下橋樑顫振穩定性問題,黃茅海大橋建設提出「中央分體式鋼箱樑+獨柱塔」方案,綜合多項力學設計優化創新,有效提高了結構體系剛度和抗風能力,使黃茅海大橋可抵抗17級颱風。

  黃茅海跨海通道採用「雙向6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100公里,預計今年底全線建成通車。廣東交通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黃茅海跨海通道跨越珠海與江門台山之間海域,是港珠澳大橋西拓通道的重要組成,其建設對改變粵西沿海地區與灣區核心區域通道單一的現狀,實現大灣區經濟發展向粵西和沿海地區輻射具有重要意義。屆時,從珠海駕車到江門及粵西地區的時間將縮短約30分鐘,從香港到江門的車程也只需1個小時,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的輻射範圍正在進一步擴大。而黃茅海跨海通道還將與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南沙大橋、虎門大橋等一起,共同組成大灣區跨海跨江通道群,促進大灣區發展更加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