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達學普】普通話有「起雞皮」的說法嗎?

  在一節課上,看完同學的角色扮演後,有學生說:「哎呀,這表演讓我起了一身雞皮。」隨後就有學生問:「老師,普通話有『起雞皮』這個說法嗎?」我回答:「在普通話裏通常說『起雞皮疙瘩』。」學生很疑惑,不明白什麼是「疙瘩」。

  「疙瘩gēdɑ」這個詞語在粵語裏沒有,學生們肯定會感到好奇,而在普通話裏這個詞卻經常用,而且詞義豐富,以下是幾個例子:

  1)泛指皮膚上突起的或肌肉上結成的硬塊。如《老殘遊記·明湖居聽書》描述某個男子「長長的臉兒,一臉疙瘩。」;又如「姐姐不吃炸的東西,怕臉上長疙瘩。」

  2)指小球形或塊狀的東西。如「冰疙瘩」、「麵疙瘩」。在北京有一種特色小吃叫「炒疙瘩」,它的做法是將麵團、肉和蔬菜切成小塊,然後一起炒製的,類似香港的「炒粒粒」。順便一提,把食材切成的小塊,在普通話裏說「丁」,如「宮保雞丁」;而在粵語中則稱為「粒」,如「鹹魚雞粒炒飯」。

  3)指繩結。如:「在這根繩子上打個疙瘩。」

  4)比喻不易解決的問題或矛盾。如「小明心裏有個疙瘩解不開」,連續劇《大宅門》(第九集)中提到:「我們兩家結着疙瘩。」

  5)指不平滑、不順利,如「路上淨是石子兒,疙疙瘩瘩的,不好走」;又如「這事情辦得疙疙瘩瘩的。」

  在課堂上,如果能善於根據學生的提問,趁機給學生介紹普通話詞語的不同用法,並舉生活中的例子說明,無疑可以增添學生的學習趣味,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

  ◆本文內容由周博博士提供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