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環保借助科技 實現與民生共贏


  環保署昨日帶領傳媒,實地參觀本港首個以先進焚燒技術處理都市固體廢物的轉廢為能設施I·PARK1。此舉可謂從善如流,回應較早前包括本欄在內的主流意見所關注,應以新式焚化等創新技術,務實推進環保工作。香港目前日均都市固體廢物棄置量約11,000公噸,當第二座焚化發電設施I·PARK2落成後,預計日均合共能處理約9,000公噸,再配合減廢回收等措施,能基本實現「零廢堆填」目標,不必硬推過於擾民的環保徵費措施。

  昨日所見,位於大嶼山石鼓洲旁人工島的I·PARK1工程進行得如火如荼,署方介紹工程進度進展良好,料能如期於明年投入運作,日均處理約3,000公噸都巿固體廢物。至於位於屯門曾咀的I·PARK2,料於2030年代落成,日均可處理6,000公噸。環保署助理署長(廢物基建)雷學良表示,近年技術進步,垃圾線處理量正不斷上升,每條線處理量料可由600至700公噸,上升到800至1,000公噸,有信心第二座焚化爐處理量能倍增。這也印證本欄曾多次指出,推行環保理應借助科技,配合經濟民生發展,才是真正出路。

  當前科技不但能將大部分垃圾轉廢為能,連焚化遺下的殘餘物亦可以轉化為各種有用產品,例如用於園林綠化和生產用途的物料。本港其實早已有針對不同類別的垃圾「轉廢為寶」,例如已實行多年的污泥焚化設施T·PARK(源·區),又如十多年前將原要堆填的灣仔舊碼頭防撞木,轉化為各種各樣的枱、陳列木架、裝飾圖案,供市民及遊客觀賞等。即使是垃圾和廚餘回收,本港亦已推行多年,可惜問題多多,需要進行大量改良工作。

  可見,當局與其推行一些易令市民不勝其擾的鏡花水月式環保措施,不如腳踏實地,切實做好轉廢為能設施建造及回收再造配套,同時加強教育市民正確減少廚餘垃圾的方法,包括預先計劃飲食,避免過量購買和儲存不當,以及增加多餘食物捐贈途徑等。如此,環保目標自然能輕鬆達成,還能幫助基層有需要人士,實現與經濟民生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