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廊】伊朵的童年

  鍾 倩

  伊朵第一次來我家,我有些許擔心:她會不會覺得地方小,四周全是書沒有意思?我一陣抓耳撓腮,躊躇良久,不知該為她準備什麼禮物。她聰慧伶俐,落落大方,一雙馬尾辮就像落在肩上的兩隻黑蜻蜓,上下跳動。她說起話來像個小大人,雙眼炯炯有神,泛着一層光,恍若會發電的樣子。我和朵媽聊天的空檔,她隨手拈起一本書,低頭盯着讀,安靜又動人,以至於差點忘了她的在場。

  事後,朵媽告訴我:伊朵說下次還來!我不解問道:「為什麼呢?」伊朵答道:「每次來都能賺幾本好書,這比去別家串門吃一肚子瓜果零食強多了!零食吃完就完了,書還能反覆回味呢。」我既驚又喜,內心填滿感動,一來她自幼酷愛讀書,二來她家裏的讀書氛圍肯定很好。從那以後,有什麼好書我就惦記着這個小朋友,她讀了會有哪些異想天開的想法,抑或在她心窩裏盪起什麼形狀的漣漪,陡然充滿期待。

  加深對她的了解,源自一隻寵物貓的故事。大約上二年級時,伊朵想要養隻貓,但遭到爸媽的一致反對:掉毛,亂抓,還有異味。聽得次數多了,我都替伊朵乾着急,從側面旁敲為她說情。後來在她姥姥的出面動員下,朵媽才勉強同意,但有個前提條件,做了一張任務表,看她完成的情況。為了自己的「心頭好」,伊朵一路闖關,完成任務,還當上了班級中隊委,順利拿下貓咪進家的「入場券」。就這樣,一隻黑白相間的英短藍白正式入駐,給牠起名「奶包」。

  奶包來了,伊朵忙個不停,變身鏟屎官,忽兒清理「臭臭」,忽兒陪牠玩兒,還要給牠「蓋房子」、做玩具,最關鍵是要為牠收拾「作案現場」。叼鞋子也好,丟紙團也好,有一次牠把一包乾燥劑撒得滿地板都是,趕在爸媽下班前,把牠「作案」現場收拾得不留痕跡。不得不說,伊朵的想像力超過成年人的閾值,難道平日裏她看的書都探頭探腦「活」了過來,一塊給她出主意?比如,奶包滿周歲時,她動手給牠做了一頂生日帽子,尖尖的、綠色的,外人以為只是圖個顏色鮮亮,孰料她一臉壞笑說道:「我再給牠做4隻小鞋吧!」令人笑得前仰後合。練舞劈叉時,奶包不停轉圈以示鼓勵;伏案寫作業,牠一旁靜靜站着。伊朵還把奶包寫進作文裏:「貓咪生命雖然只有短短的10年20年,但是並不妨礙牠們過得精彩開心,人如果過得不開心,那麼活得再久還不如一隻貓呢!」很難想到,如此富有哲理的話語出自8歲的伊朵。

  去年,老師布置作業讓寫小動物,伊朵以《寄養我的小豬貓》為題寫了篇作文,深夜時分我讀了又讀,忍不住笑出聲來。因為爸爸患鼻炎要把貓送出去,然後她列出日常餵養的注意事項,不啻於照顧一個孩童的繁瑣。細節描寫如臨其境,比如,奶包每次都會把到手的雞胸肉凍乾當成玩具,「且追且咬,虎虎生風」,寫得極為傳神。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如何陪伴貓:「請你一定要抽出每天至少20分鐘的時間陪牠玩,可以是順毛,可以是『吸貓』,可以是逗貓棒,也可以是任何安全的遊戲。牠在家裏待了一整天也會很無聊,除了睡就是吃,生活得非常單調。但你可以做一束光,照亮奶包的『貓生』……」看到這裏,我的淚珠直打轉,模糊成一團橘色的光。我們都上了伊朵的「當」——她哪裏是要把貓送走,分明把為貓立「傳」,壓根不捨得,我的這個小朋友真是可愛到骨子裏。

  後來我送她兩本兒童文學《愛的川流不息》和《橘貓》。一想到奶包,我就想起書裏的老文公所說:「牠不是胖,只是長了個雙脊背!」圓滾滾的奶包,帶給人類無盡的歡樂,也是我們的友伴。「童年是一生的宿命。」從伊朵身上,我隱約看到自己兒時的影子。她的機靈古怪、她的友善真誠、她的勇敢無畏,也是我的。她是我的朋友,很多時候她也是我(們)的老師。30年後,成家立業的伊朵是否會記得奶包,以及自己調侃過的話:「貓有靈性,能聽懂人說的話。每當奶包闖禍時,我就會故意在牠面前說:『好肥的貓呀,紅燒還是水煮呢?』這招總能嚇住牠。」然而,如果奶包會說話,定會怒目圓睜反駁道:「我不是胖,只是長了個雙脊背!」

  這就是我的朋友伊朵。我很期待有一天,她能把與奶包的故事寫進書裏,一如把童年搬到紙上,可以摩挲、可以回望,可以無限輪迴在人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