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彎/書中的「父親」\關 爾

  每年一到母親節,朋友圈滿屏皆是向媽媽「親昵示愛」的文案。相比之下,父親節時兒女們的「表白」則明顯深沉含蓄得多。羞於抒情的原因,和大部分人對母親與父親的刻板印象不無相關。我們常常認為,母親總是溫柔、慈祥、善解人意的,而父親卻是穩重、內斂、不苟言笑的。

  很多文學作品中的父親,也大多是這樣的形象。最為家喻戶曉的莫過於朱自清筆下的父親──那個戴着黑布小帽、身穿棉袍馬褂、略顯肥胖臃腫、費力爬過月台去給兒子買橘子的老父親,是典型的「中國式」慈父。很多人總要等到離家遠行時,望着揮手告別後父母步履蹣跚的背影,才能讀懂那份深邃、厚重又透着點哀傷的父愛,與當年的朱自清產生共情。

  莫言印象中的父親,則嚴厲得有些不近人情,父親偶爾咳嗽一聲,他便「戰戰兢兢、汗不敢出」。在他眼中的父親,「似乎永遠板着臉。不管我們是處在怎樣狂妄喜悅的狀態,只要被父親的目光一掃,頓時就渾身發抖,手足無措,大氣也不敢再出一聲了。」梁曉聲撰寫的《父親》則更顯真實客觀,他筆下的「父親」威嚴、固執、粗暴,卻又富有責任感。他對父親的感情也是微妙複雜的,數十年的衝突與愛恨交織在一起,讓父子之間充滿了情感羈絆,也道盡了親情中很多不願被提起的傷痕。

  結識父親,是我們來到人世間注定的緣分;但讀懂父親,卻可能需要一生的時間。傳統觀念賦予父親「扛起一個家、守護一片天」的「人設」,卻也容易讓他們在孩子面臨學業、工作、婚姻等重大抉擇時,不自覺地以「為你好」的名義,不斷放大自己的話語權和掌控感。

  如何避免成為高高在上、好為人師、「爹味」十足的父母,魯迅在《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中一針見血地指出,父親對孩子的愛,要擺脫「長者本位」和「利己思想」,應該包含理解、指導、解放三重含義,終極目標是讓孩子「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

  這篇發表於一九一九年的雜文,在一百多年後的今天讀來依然振聾發聵。事實上,在相處中學會平等和尊重,這不僅是父親們、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