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科企】港擁獨特優勢 海內外企爭相落戶
劉凱旋:港既可成外企跳板 亦可做國企橋頭堡
編者按 香港近年積極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當中包括吸引重點企業落戶,營造有利的創科環境。香港文匯報今日起推出「引進科企」系列報道,首集邀得現署理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主任工作的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專訪,談談引進企業的心得和策略,以及落戶香港為相關企業及本地社會帶來的重大機遇;系列報道其後各集將由多間科企代表分享在港落戶的規劃和願景,闡述如何為香港創科產業賦能。
2022年施政報告宣布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對準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金融科技、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等策略產業招商引資。截至今年3月,已引進近50家重點企點,包括市值或估值過百億元或擁有行內前沿技術的創科企業,計劃在港設立總部或分部業務,預計未來數年在港投資超過400億元,創造逾1.3萬個就業機會。署理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主任工作的香港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近日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香港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得天獨厚優勢,加上近年多項支持創科措施,為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作支撐。不少海內外企業早已洞悉落戶香港的無限機遇,主動向他們聯繫,尋求對接和支援;另有不少企業看準河套港深創科園的發展,積極籌備進駐,相信隨着河套發展快速進行,未來定必會吸引更多機構落戶香港。◆香港文匯報記者 姜嘉軒
劉凱旋指,引進辦去年10月宣布引入首批約30間重點企業,而投資推廣署去年共協助382間內地及海外企業在港開設或擴展業務,按年升約27%。至今年首季成績更令人振奮,其中今年3月引進辦合共引進19間第二批的重點企業,同時投資推廣署截至3月亦引進了110間企業。
她形容有關數字相當正面,「看到今年頭兩三個月已經達到上述數字,我們對於全年的方向亦更有信心」,相信企業落戶的好消息將陸續有來。
談及本港引進企業的吸引力何在,劉凱旋分享本港眾多關鍵優勢和政策,「香港本身有着眾多商機,亦可作為海外企業走進亞洲和中國的跳板,同時也是有助中國企業加快『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場的橋頭堡。」
劉凱旋以第一批宣布的國外重點企業之一阿斯利康為例,「我們都知道他們會對亞洲發展、內地市場比較感興趣」,因此一方面會向其介紹香港可以成為國際生命健康科技中心的眾多條件,同時亦會重點分享與內地市場相關的措施,例如在香港可能有某些藥物取得批覆之後,可以在內地指定醫療機構使用。再加上施政報告提及的新藥審批機制、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將成立「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同時特區政府亦正積極爭取國家藥監局允許,企業若在香港申請合規後,可以在內地申請上市許可,「這一系列的發展都會是海外企業感興趣的落戶優勢。」
國際化標準助企業「走出去」
對內地創科企業而言,劉凱旋指香港有着國際化的標準,當企業落戶香港並做出成功項目或案例,自然就有更大機會助其「走出去」,「例如有人工智能無人駕駛技術的內地公司落戶香港,在香港國際機場應用其服務到行李車、擺渡車上面,在香港如此高的國際水平,仍然達到相當好的安全系數,相關企業就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跳出香港,邁向國際市場。」
她特別提到,國家在新能源科技的發展領先全球,特區政府亦早於2021年公布《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不少歐洲公司,尤其是來自北歐和西歐的,都知道中國在這方面做得比較領先,也知道香港有很多相關項目,所以根本不需要我們去找,很多公司會主動聯絡,尋求與政府相關部門對接,期望可在香港發展一些項目。」
重點企業看好河套區發展
另一方面,龍頭企業想要在港擴大發展,自然需要更多土地,而河套正是他們其中一個理想發展地。事實上,港深創科園早前已宣布與59家來自9個經濟體的合作夥伴機構簽署合作備忘錄,當中不乏龍頭企業。
「重點企業名單中的一間人工智能公司正是例子,他們目前在港有一個銷售中心,只有個位數的研發人員,但他們看準河套區發展,未來有意帶200名研發人員來,並打算在港聘請相若人數擴大發展,所以我們真的拭目以待,隨着河套區的推進,(企業)發展將會更快。」劉凱旋說。
她強調,香港作為大灣區的重要一員,還可通過與內地兩地互補的方式協助企業落戶,「一些東南亞或歐美公司跟我們討論時都提到,考慮將部分設施放到香港,同時亦打算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尋求空間。」例如不少企業會在港設科研中心、國際財資中心、銷售中心,同時引進辦會協助他們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對口單位接洽,將生產製造的部分落戶至當地,而這也為落戶香港帶來更大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