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牙打歪牙樁 治療32次未癒
消委會首5月接投訴51宗 長者配假牙合不上嘴
「牙痛慘過大病」,本地牙科服務需求龐大,惟服務水準參差。消費者委員會今年首5個月共接獲51宗與牙科服務有關投訴。有市民種牙期間因牙樁被打歪,診所為她治療32次也無法根治痛楚。另有長者配假牙,卻發現假牙過大,以致合不上嘴,牙醫多次修正仍未能穩固,亦有市民花2.3萬元接受箍牙療程及磨牙程序,卻疑因診所「超收」未能安排檔期,要事主到與香港診所有合作的深圳牙科中心進行療程。消委會稱個別個案凸顯香港業界有「超收」問題,提醒業界要嚴控專業水平和質素,以免耽誤病人治療時機。
馮女士經朋友介紹到B牙醫診所分別進行種牙及杜牙根療程,收費合共3.8萬元。約兩年後,馮女士持續牙痛及有發炎情況,因此再到該診所根治,但接受多達32次治療仍未能根治牙齒問題。馮女士於是到另一間牙醫診所尋求專業意見,牙醫診斷疑是B牙醫診所把牙樁打歪,令牙樁未能正確地固定於牙骨,造成疼痛及發炎。
馮女士質疑B牙醫診所的專業水平,且事件嚴重影響其工作及日常生活,診所卻未提供合理的處理方案,於是向牙醫管理委員會投訴,以及就退款問題尋求消委會協助,最後獲退還1.5萬元。
90多歲需要輪椅代步的洪老伯早前到C牙科中心造假牙,中心為他先做牙模及臨時上、下顎假牙,並按中心要求全數預繳7,000元。但試牙模時,洪伯發現上顎假牙尺寸過大,嘴唇不能合上,當時已向牙醫反映,但到正式收到臨時假牙時,洪先生發現上顎假牙依然過大,牙醫隨即進行打磨及調整,惟打磨後的假牙仍不能戴穩,須用膠水固定位置,使用約一星期後,洪伯的上顎出現紅痛,經C牙科中心再作調整後,問題依然存在。
C牙科中心向消委會解釋,洪先生於造假牙前的一個月拔掉10隻牙,牙床一般需要經過3至6個月的收縮期才穩定,未穩定時戴上臨時假牙後,感到鬆大是正常的,建議他待牙床堅實後再到牙科中心配製正式假牙,惟洪伯已失去信心,堅持退款,最終診所同意退還7,000元。
另一個案,王先生今年3月到香港一間牙科中心進行牙齒掃描程序,被推銷一項價值2.3萬元、包括18套牙套的箍牙療程,王先生接納並選擇在與中心有關合作關係的香港牙醫診所先進行磨牙程序,但疑因客人數量過多,王先生遲遲未能安排檔期,他要求退款卻被中心拒絕,反而持續游說他改到深圳有合作關係的牙科診所進行磨牙,王先生因為無法退款惟有接受北上建議。但當佩戴第8套牙套,他發現牙套不能緊貼牙齒,再次要求退款被拒。
該牙科中心雖然提供一個新的箍牙方案補救,但王先生對新方案的預期效果依然不滿,堅持退還餘下牙套及固定器費用,但遭職員拒絕,王先生於是向消委會求助。消委會介入一個月後,雙方才達成共識,王先生獲退回約8,000元。
北上睇牙成風 消委會提醒留意監管機制
消委會由2021年至今年5月接獲與箍牙或牙齒矯正相關的投訴,佔所有牙科服務投訴約23%。其中,北上「睇牙」成為近期港人北上消費主要目的之一,加上特區政府早前把7間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醫療機構納入「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讓合資格的香港長者在大灣區城巿使用醫療券時有更多服務點選擇。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昨表示,兩地的牙科服務收費及監管制度不同,消費者如計劃到內地接受醫療服務,事前應了解內地醫療的監管機制。特別留意,內地是沒有專門的獨立法定機構監管牙醫或牙科診所,牙科診所與中西診所一律劃為醫療機構,受當地衞生部門管理監督。如出現醫療糾紛,申訴人可向衞生部門書面投訴,並需要自行提供醫學報告證明診所的問題。
黃鳳嫺又提醒消費者,牙科服務為專業醫學治療,不應純粹考慮收費,甚至光顧未經註冊的牙醫,以免出現問題時,不單損害自己的牙齒,更難以追究責任。若在本地遇到爭議,可向牙醫管理委員會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