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憑闌處】巴達捷夫斯卡的原野

  童 心

  1856年6月的一個午後,22歲的巴達捷夫斯卡在泛黃的信箋上完成了又一曲鋼琴小品。那高高低低的音符,在五線譜上跳動,像是她對生命的無盡傾訴。對這支樂曲,巴達捷夫斯卡並沒有過分偏愛,同之前創作的20多首鋼琴小品一樣,都成了她流淌在琴鍵上的心事,一點一滴地消散生活的沉重與疲憊。

  直到3年後,在一次聚會中,她讓這支樂曲與朋友們邂逅,一位報紙的副刊編輯無意中聽到又有心地捕捉了,於是,將它發表出來。很快,便風靡全球。直到今日,不論什麼年齡的人聽到它,都會真切地感受到撲面而來的青春,帶着無盡的憧憬和淡淡的傷感。它的名字是《少女的祈禱》,每次與它相遇,我都彷彿走進巴達捷夫斯卡的原野。

  巴達捷夫斯卡出生在波蘭的一個普通家庭,父母從事的職業都與音樂無關。而她早早地結婚生子,成為一名有5個孩子的家庭主婦。她喜愛音樂,卻從來不是專門的作曲家。儘管後世習慣用「波蘭天才少女作曲家」來為她蓋棺定論,但事實上,鋼琴曲創作不過是她的業餘愛好。每當我陶醉於《少女的祈禱》那清純圓麗、層次豐富的意境和意味之中時,我都會忍不住猜想:巴達捷夫斯卡在短短的20多年的人生之中,究竟對生命的意義有怎樣的認知,對生活又有着怎樣的期許?那高高低低的音符,那黑白相間的琴鍵,能夠承載的究竟是怎樣一個生命的原野,引領她從外畢加索高原山腳下的小木屋,穿過時光的街道、穿過夢想的河流、穿過開滿樸素又絢爛的春花的山谷、穿過波德平原白雪皚皚的冬天,一直走到華沙的碧空、維也納的藍天。

  有很多人評價《少女的祈禱》,認為「按照所有的規則來衡量,它都不屬於好作品,但每每聽到它,都會熱淚盈眶」。我想,巴達捷夫斯卡的原野是那麼的真誠又隨性,真實又厚重,以至於每一個穿行其中的人,都無法拒絕人性中的藝術和藝術中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