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名校 鑄就輝煌


  一、 誕生 歷經滄桑磨難 奮力前行

  在辛亥革命的影響下,中國出現了新文化運動,三水縣教育界有識之士黃祝渠、吳蘭長、陳經畬等人在1916年初向縣政府提議創辦三水中學,經縣十五坊公民代表會議,決定以民辦公助形式創建三水中學,採用四年學制(舊制),春季始業。1917年2月1日(農曆丁巳年正月初十)正式開學,校址設在縣城河口鎮鳳崗書院內,招有第一屆一個班42人(報考者200多人)。首任校長為三水蘆苞人謝榮禧。校舍設備較為完善。1927年大革命影響下,廣東省實行學制改革,縣立三水中學改制為初中三年制,秋季始業,校名也改為三水縣立初級中學。建校10年,各方支持,師生努力,學校設施更完善,規模擴大,體育場地有了籃球場、排球場和小型足球場。學生組織了各類運動隊。學校還增設了三個鄉村師範班共學生150人,全校學生近300人。

  1937年中國抗戰,1938年10月,日寇侵佔三水縣城,三水中學被迫停辦,校舍在戰亂中漸成廢墟。1940年三水有志之士仍寄希望於將來,提議重辦三水中學,得縣政府支持,各方相助,1941年春在蘆苞區蔣岸村黎家祠堂復辦三水中學,招生40多人,由李佐炘任校長,聘請專職教師2人。從此,三水中學在抗日戰爭洗禮中奮力前行,校址從黎家祠堂遷至葉洲,再遷入龍潭鄉茶園林,師生們在敵機的轟鳴聲中奔波在大樹底下祠堂廳裏上課,一塊小黑板,一張小凳子,他們沒有被嚇倒。他們堅信,一個沒有文化科學知識的民族是一個愚蠢的民族,於是頑強刻苦,堅持攻讀,直到抗戰勝利。

  1946年三水中學從茶園遷到西南太和義院,後又遷到河口鎮救濟院。

  二、 新生 滋潤陽光雨露 茁壯成長

  1949年10月新中國誕生,三水中學也得到新生。1950年春,縣政府為了發展教育,把蘆苞鎮的私立龍坡中學與三水中學合併定名為三水縣聯合中學,校址再遷回西南鎮太和義院。1951年春校名恢復為三水縣三水中學,招收初中新生150人、初級師範新生150人,還附設一個短期(半年)師訓班40多人。至1956年學生人數增至750多人,出現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為了適應三水人民的文化教育要求,1956年秋,縣人民政府決定在三水中學創辦高中班,把學校辦成六年制的完全中學,是年招收高中新生一個班60人。該班學生於1959年夏畢業,其中49人報考高等院校,42人被國家錄取,升學率達85%以上。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三水中學又向前發展了。

  1958年國家建設鐵路需徵用三水中學校址,三水中學要遷址到西南火車站對面的廣海公路邊之沙灘上(今西南街道環城路西南中心小學)。在建校過程中,全校師生邊上課邊參加建校勞動。拆舊校的房子、拆農村的舊屋,拆下的磚瓦由師生肩挑、船運回新校的工地上。挖地基、當雜工,師生都參加到新校工地上。經過一年多的艱辛勞動,建起了新的學校,為國家節省了數萬元的經費,也鍛煉了師生,培養了艱苦奮鬥、勤奮刻苦精神。

  1966年6月開始了10年的「文化大革命」,三水中學的教育也受到嚴重衝擊。

  三、 整頓 乘風開放改革 屢創輝煌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貫徹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教育開始了全面整頓,三水中學進入全新的發展時期,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教育廳定為縣級重點中學。

  1984年開始,在開放改革的大潮中,人民政府加大教育投社會各界大力支持,三水中學改建校舍,美化校園,更新設備,改革教育教學,不斷提升教育品質,1993年12月底被評為首批廣東省一級學校,1996年和2000年兩次通過廣東省一級學校的覆評。

  為了三水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2001年三水中學初中部體制改革為「公辦民助」,2003年8月初中部與三水中學高中部分離,高中部擴大規模,遷往距城區四公里的三水雲東海街道的新校區,沿用「三水中學」校名;初中部仍留在環城路舊校,命名為「三水中學附屬初中」,兩間學校的人事、財經、教育教學管理等都各自獨立負責。

  為了進一步擴大學校的優質學位,2006年1月,三水中學附屬初中也搬遷到雲東海街道的新校區,與三水中學為鄰。

  三水中學與三水中學附屬初中兩所學校的規模都是全校60個班(每個年級20個教學班)。學校的校舍、教學設備及設施、教師的配備等都高標準設置,兩所學校都進入了教育現代化的民展新階段,教育教學品質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輝煌。

  我們的願望

  ‧維持使用校名「三水中學」(高一至高三)以及「三水中學附屬初中」(初一至初三);

  ‧維持三水中學初中、高中基礎教育的辦學性質;

  ‧維持三水子弟過半的招生政策。

  旅港三水中學校友會

  (三水中學香港校友會)

  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