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除三大「攔路虎」 歐盟電動車方有出路

  沈逸 復旦大學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研究基地主任

  6月12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徵收最高可達38.1%的臨時反補貼關稅,預計將於7月4日生效。這一決定旨在應對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通過政府補貼獲得的所謂不公平競爭優勢,保護歐盟本土電動汽車產業。

  中國商務部就此回應稱,歐方人為構造並誇大所謂的「補貼」項目,濫用「可獲得事實」規則,裁斷出畸高的補貼幅度,是赤裸裸的保護主義行為,是製造並升級貿易摩擦,是以「維護公平競爭」為名行「破壞公平競爭」之實,是最大的「不公平」。歐方此舉不僅損害了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合法權益,也將擾亂和扭曲包括歐盟在內的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

  儘管歐洲在傳統燃油汽車領域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但在電動汽車領域的發展相對滯後。導致歐盟汽車行業面臨挑戰主要有三大核心原因:

  歐盟電池技術和產能待改善

  首先,投入不足以及由於技術創新不力而導致發展滯後。歐洲在電動汽車電池技術和生產能力上整體落後於中國和美國。國際能源署報告顯示,2023年,歐美電動汽車電池產量分別為110GWh和70GWh。在《通脹削減法案》等政策的支持下,美國的電池生產能力有望在2024年底超越歐洲,而中國的電池生產能力則遠超美歐總和。

  其次,結構性因素導致整體產業競爭力不足。高昂的勞動力成本和嚴格的環保法規,使歐盟本土汽車製造商在與國際對手的競爭中處於劣勢。此外,歐盟內部市場分割和政策不一致也削弱了整體競爭力。

  最後,對市場需求變化的反應滯後,導致未能及時把握產業躍遷式調整帶來的機遇。隨着消費者對環保和低排放車輛需求增加,傳統燃油汽車的銷量下降,而歐洲電動汽車產業未能把握時機,及時調整生產和市場策略,錯失了市場機遇。數據顯示,2023年,歐洲電動汽車銷量僅佔全球銷量的20%,而中國佔據了40%的市場份額。

  面對自身發展問題,歐盟卻尋找外部原因。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主要來自於法國政府的推動。法國政府指出,在2023年第一季度,法國約40%的電動汽車購車補貼流向了中國企業的產品。保護主義成為影響歐盟電動汽車產業健康發展的第一隻「攔路虎」。

  掃除貿易保護障礙

  第二隻「攔路虎」則是地緣政治站隊。業界普遍認為,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傾銷調查不僅出於經濟利益考量,還有更為複雜的地緣政治動機。近年來,美國通過一系列措施,試圖遏制中國在高科技和綠色能源領域的崛起。歐盟這次行動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國政策的影響。

  2023年,美國對中國電動汽車實施了更高的關稅,這一舉措給歐盟施加了巨大壓力。在此背景下,歐盟不得不採取類似的保護措施,在避免被中國電動汽車佔據更多市場份額的同時,保持與美國在重大戰略問題上的所謂「一致性」。公開信息顯示,歐盟在反傾銷調查過程中,選擇性地使用數據,過度強調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獲得的政府補貼,而忽略了這些企業在技術創新和市場競爭方面的實際努力,這種扭曲的調查過程和認知框架,對最終調查結果產生重大負面影響。

  此外,關鍵人物的政治精算也對事件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成為第三隻「攔路虎」。主導反傾銷調查證據收集和法律程序的歐盟委員會貿易委員,前拉脫維亞總理東布羅夫斯基斯有非常明確的個人政治目標,尤其是他在歐盟中的職位競爭,可能對他的公正性產生影響。他目前正在為可能的第三個歐盟委員會任期進行準備,這樣的政治目標可能會影響他的決策,讓他傾向作出能夠提升在歐盟內部政治影響力和聲望的決策。實事求是地說,在歐盟層面廣泛瀰散的意識形態氛圍,尤其是在俄烏衝突背景下帶來的地緣政治考量,顯著壓倒了歐盟自身電動汽車產業健康發展的中長期需求。

  不過,儘管歐盟委員會決定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關稅,但最終結果仍然存有一定變數。

  德國總理朔爾茨和部分德國高級官員對這一決定表示反對,擔心這將引發中國向歐洲車徵收報復性關稅,進而影響德國汽車產業在中國的市場份額。許多經濟學家和政策分析師也對這一關稅決定表示懷疑。他們認為,單純的貿易保護措施無法解決歐盟電動汽車產業面臨的根本問題,反而可能導致市場扭曲,阻礙產業的健康發展。

  提升自身技術創新能力

  增加關稅後,中國電動汽車在歐洲市場的價格將上漲20%至30%,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價格方面的競爭優勢。但這種變化並不能夠實質性改變歐盟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的內生缺陷,反而會造成一種錯覺,削弱歐盟本土電動汽車企業推動技術變革提升競爭力的動力。

  由於目前增加的關稅仍然只是臨時關稅,調查還將繼續,2024年11月歐盟將作出最終決定,是否將臨時關稅轉化為永久性關稅。當然中國必然會對歐盟的決定作出相應的反制措施,如果歐盟能夠保持基本的理性,在11月給出某些建設性的信號,那麼整個事態發展仍然具有一定迴旋空間。

  總之,如何克服保護主義、地緣政治站隊和政治精算這三大「攔路虎」的挑戰,在政策制定、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等方面加大投入,正確汲取中國電動汽車行業高速發展的積極經驗,將最終決定歐盟本土電動汽車行業未來的命運。面對全球市場的激烈競爭,歐盟亟需制定更為長遠和全面的產業政策,以應對未來的挑戰。貿易保護措施只能提供短期的市場緩衝,而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提升自身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