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服務持續優化 着眼未來敢於創新

  由香港西九龍分別往來北京、上海的列車改用高鐵動臥列車,首發列車前日開出。這一變化,不僅為乘客帶來「夕發朝至」的全新旅行體驗,更標誌着香港與內地高鐵服務的持續優化和升級。這一重要進步充分體現了當初建設廣深港高鐵香港段以及採用「一地兩檢」通關模式的遠見卓識,啟示本港汲取教訓、總結經驗,未來在推動大型基建、兩地合作等方面發展,勿因一時一事自我設限,而要立足長遠,敢於創新,以利本港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把握發展機遇。

  港鐵公司過境鐵路總管王家明昨日介紹說,高鐵香港段開通5年多以來,已經連接內地78個高鐵站點,覆蓋多個國家級重點城市。這一數字的增長不僅代表着交通的便捷,更象徵着香港與內地交流的日益緊密。目前每天有不少於100對高鐵列車開行,高峰時期每天的客運量可達10萬人次,大大壓縮了往來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和內地重要城市的通勤時間,證明高鐵在加強兩地旅遊、文化、學術和社會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高鐵香港段有多個重要的優勢,一是西九龍站位於香港市區中心,地理位置優越,且周邊商業配套完善,極大地方便了旅客的出行和購物需求;二是高鐵香港段的票務系統已經全面聯通國家高鐵票務系統,旅客可以便利地通過旅遊證件或二維碼乘車,實現了人、票、證合一,大大提高了乘車效率。

  當然,高鐵香港段成功的關鍵不僅在於硬件設施的進一步完善,更在於「一地兩檢」出入境安排的制度創新。這一設計讓旅客可以在香港車站口岸辦理出入境手續,極大地簡化了通關流程,令香港直達內地更多高鐵站順理成章。試想,如果沒有「一地兩檢」,而是採用傳統的「兩地兩檢」方式,那麼每一個與香港有直達列車的內地高鐵站,都需要設置出入境櫃位,或者需要在深圳再次辦理出入境手續,這無疑大大局限高鐵的效率和作用,失去借高鐵促進兩地更緊密融合的意義。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回憶道,當初高鐵香港段在立法會申請撥款時,有政客指高鐵是「大白象」工程,更反對在西九龍實行「一地兩檢」。然而,如今高鐵的發展有力地粉碎這些所謂質疑,證明了「一地兩檢」的制度創新對於方便兩地民眾、推動兩地交往的重要性。

  推而廣之,本港與內地的跨境交通基建日益完善,但仍然需要更多軟件服務創新,更便利兩地往來和融合。例如加快推動在更多口岸實現「一地兩檢」,甚至是「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推動更多口岸實現24小時通關等。這需要兩地政府善於進行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突破傳統做法的限制,充分發揮跨境基建的作用。展望未來,面對高鐵動臥列車的熱門需求,香港應繼續發揮好西九龍站的功能,發掘更多往來內地城市的高鐵直達路線;特別是要優先覆蓋所有可以來港「個人遊」的城市,不僅能推動香港旅遊業的持續復甦,更能促進兩地經濟、文化的深度交流融合。

  高鐵服務的持續優化和創新,是香港與內地交流合作的一個縮影。這不僅彰顯雙方在交通領域的遠見和合作精神,更為本港未來持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增強發展動能注入了新活力。期待隨着更多創新舉措的實施,本港與內地的聯繫必將更緊密,共同書寫更輝煌的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