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有情之回訪系列】用生命陪伴生命 用愛心滋養心靈

◆張艾玲指導學員製作鑽石畫。
◆張艾玲指導學員製作鑽石畫。

◆香港《文匯報》曾在2016年11月1日A16版面報道張艾玲不離不棄照顧智障患兒的事跡。
◆香港《文匯報》曾在2016年11月1日A16版面報道張艾玲不離不棄照顧智障患兒的事跡。

樂橄兒智障人士服務中心:以生命陪伴生命 十年服務逾百農村心智障礙青少年
樂橄兒智障人士服務中心:以生命陪伴生命 十年服務逾百農村心智障礙青少年

  張艾玲堅守公益初心 十年幫扶逾百農村心智障礙青少年

  「這些年走下來,沒有什麼高科技或者錦囊妙計,真的就是用生命陪伴生命。在這個過程當中,這些孩子們也在陪伴我們,特別是我自己,深切感受到這些孩子愛的反哺和滋養。」位於濟南市章丘區聖井鎮一座普通的三層建築裏,樂橄兒智障人士服務中心總幹事張艾玲正在指導學員們製作鑽石畫。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她的臉上,60歲的張艾玲笑得像個孩子。

  時隔8年再度回訪,張艾玲依舊沒有房子,住在當地一間公租房裏;依舊孑然一身,卻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乾媽」、「張媽媽」;依舊充滿活力,儘管曾因病兩次交代後事,出院後又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樂橄兒……很難想像,這個草根公益組織先後幫扶了100多名農村困境家庭的心智障礙青少年。而這段以生命陪伴生命的時光,在其看來彌足珍貴且甘之如飴。 ◆文/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殷江宏、胡臥龍 濟南報道

  2013年,年近半百的張艾玲在濟南郊區創辦了這家專門為農村困境家庭心智障礙人士服務的公益機構。在樂橄兒成立的前幾年,張艾玲一直帶着老師們和孩子們同吃同住。每名新入託的心智障礙孩子,都要由她親自帶上一段時間。

  王偉(化名)是最早一批來樂橄兒的學員之一,當時已19歲,在家時只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從不敢離開媽媽的視線。來到樂橄兒之後,張艾玲手把手教他切菜做飯,打掃衞生。幾年過去,他不僅有了獨立生活的能力,還可以自己坐公交車往返機構。疫情期間,學員們均放假在家,王偉媽媽去照顧生二胎的女兒,他一個人在家裏生活了一周。

  多元技能培訓 手工文創增收入

  「讓我最欣慰的是這些服務對象,不管他原生家庭環境和能力多麼差,到這裏之後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性改變。」看着學員們認真做手工的樣子,張艾玲感慨地說。

  樂橄兒最早一批的學員最小的只有五六歲,最大的20歲左右,大部分來的時候連生活自理都做不到。如今他們已陸續進入正常的幼兒園、小學或者特教學校,有的從特教學校畢業後又回到樂橄兒參與「心青年」(大齡心智障礙青年)輔助性就業,從這裏掙到不同的「勞務津貼」——他們製作的鑽石畫、帆布包、手工皂、酸奶等文創產品僅2023年即為機構募集善款20餘萬元,衞生打掃等工作亦成為他們的「工資」加分項。樂橄兒還成立了由心智障礙者組成的樂隊,迄今已演出近300場。

  「很多人的意識當中,心智障礙者應該是被照顧、被關愛、被施捨的,到我們這裏參觀後完全就顛覆了他們以往對這個群體的認知。」張艾玲驕傲地說。

  回歸主流社會 尊嚴自主過活

  今年31歲的小智(化名),在樂橄兒七八年時間內竟然攢了四五萬塊錢。當家裏要在當地鄉鎮買樓房的時候,他把全部存款拿了出來,身邊的人驚呆了,要知道章丘偏遠鄉鎮的一套房子也就三四十萬元。

  「他們終於不再是家裏和社會的累贅,也能為家裏作一些貢獻——這也是我們的終極目標,就是希望他們能夠真正回歸主流社會,獲得有尊嚴的、自主的、喜悅的生活。」張艾玲說。

  值得一提的是,隨着多年的訓練,目前樂橄兒多數學員對錢的概念是很清晰的。其中幾個樂隊的學員還學會了網上購物,過年過節時他們會用自己的錢給家人買禮物。對此,張艾玲很欣慰,她曾經有個底線思維:如果孩子沒有能力掙錢養活自己,家長給他們留下一筆錢,他能不能用這筆錢好好活着?「首先他得知道錢、會用錢,家長留下的錢才有意義。」

  他們不善言辭 常用行動表達關心

  2018年,張艾玲的腳踝做了一次大的手術,拄柺將近半年才慢慢恢復。她的辦公室在三樓,餐廳在一樓。孩子們發現她拄柺上下樓很不方便,每次都有幾個人跟在後面保護。「身體好一點的孩子就把柺直接拽過來給另一個人,我還沒有防備就已被其扔到背上。」

  後來不想麻煩孩子們,張艾玲決定在樓上吃飯,孩子們又輪流給她送飯。尤其到了晚上,她經常在門口看到好幾個暖水瓶,不知是哪個孩子送上來的熱水。其中有個患有孤獨症的大孩子,每次都會幫她把洗臉水、洗腳水、刷牙水倒好,看她洗漱完成再將其扶到床上,然後把用過的水全部倒掉之後再回宿舍。

  也是在這一年,張艾玲的母親在齊齊哈爾去世,她簡單交代了一下工作就匆忙往回趕。晚上八點多剛剛到家,就接到了一個孩子的電話,第一句就是:「乾媽可別光哭。」張艾玲知道,他的言外之意是「別把身體哭壞了」,但他後面的話沒能表達出來。

  「這些孩子心裏是非常清明的,他很清楚你對他的態度是真的假的。他對你的愛也是沒有任何條件、沒有任何添加的。」張艾玲說,單純的他們常用行動表達着自己的關心,比如會主動跑過來給她捶肩捏背,也會心疼地為疲憊的她遞上碗筷……多年的陪伴,他們早已成為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