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學成歸港 矢志「醫治地球」

◆戴沛權矢志以科學家身份「醫治地球」。 香港文匯報 記者曾興偉  攝
◆戴沛權矢志以科學家身份「醫治地球」。 香港文匯報 記者曾興偉 攝

◆戴沛權為香港首位獲世界氣象組織頒發「青年科學家研究獎」的研究員。
◆戴沛權為香港首位獲世界氣象組織頒發「青年科學家研究獎」的研究員。

◆戴沛權(中)與團隊其中一個最新研究,是探討改善膳食習慣如何有助減低空氣污染。
◆戴沛權(中)與團隊其中一個最新研究,是探討改善膳食習慣如何有助減低空氣污染。

◆戴沛權決心以解決地球環境問題的方式改善人類健康。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戴沛權決心以解決地球環境問題的方式改善人類健康。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秉初心棄醫從理 冀憑自身經歷啟發學生追夢

  生於小康之家,從小喜歡科學,夢想與大自然和動植物為伍。誰知,一場金融風暴打破家中安穩,卻未擊倒少年志向,逆境之中仍能自強,考獲令人艷羨的從醫機會。本來安穩工作和豐厚收入已近在咫尺,少年此刻卻想起心中願望,矢志以科學家身份「醫治地球」,以解決地球環境問題的方式改善人類健康。80後香港青年科學院創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理學院地球系統科學課程副教授戴沛權,近日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分享自己昔日憑全額獎學金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修讀環境工程,學成歸來回饋香港的故事。國家和香港近年致力邁向碳中和,他深信現在正是大氣科學家們擁有最多機會、最能作出貢獻的時刻,更希望憑自身經歷,幫助更多學生探索自身方向,追尋理想。 ◆香港文匯報記者 姜嘉軒

  戴沛權記得,自己小時候已對大自然很感興趣,「會到郊外捉昆蟲、蝸牛之類回家養,幻想自己成為紀錄片中的動物學家,帶觀眾走入森林,解說動植物的生態和習性,以及如何保護生態和自然環境。」

  他的學業成績一向出眾,但成長過程中沒有科學家楷模可以借鏡,「朋友也好,家人也好,大家都不會覺得科學家是可行的發展方向。」在社會的既有觀念下,讀到書又喜歡理科的最佳出路只有讀醫。

  中學階段,戴沛權原本安穩的生活迎來巨變,「受亞洲金融風暴影響,父親的小生意倒閉。大約中三開始要申請綜援,家人要接受再培訓,改行從事建造業工作。」

  談到這段困難時期,他坦言對自己並沒有帶來太大衝擊,「父母都是基層出身,即使以前算是小康之家,但他們不會因為賺一點錢就改變生活態度,不會給我很多物質,也從未坐過飛機旅遊,總之三餐有飯食,有學返就算,從來都不是富裕生活。」

  真正改變了的,是戴沛權要盡早經濟獨立的決心,「我好努力申請不同的獎學金,屋企未必能給我的,我就透過獎學金得到,以支持學業。」其後,他取得會考30分、高考8A的學霸級成績。

  「家裏比較窮困,做醫生養家本是理所當然的選擇。」尤其當時他已獲中大醫學院取錄,距離讀醫只差一步,家人也認為這是順理成章,「但我高中讀了很多跟生態、環境化學、環境污染相關的書本,興趣愈來愈大,也漸漸意識到成為科學家未必不可行。」因此,他在報讀醫學院的同時,還申請到美國留學,「去MIT讀理工學科,一直是我夢寐以求的,收到取錄信的一刻真的非常高興」。

  獲MIT全額獎學金 解開追夢枷鎖

  然而,戴沛權的父母並不理解他為何要放棄醫科這條坦途,且海外升學花費不菲,「爸爸當時直接說『無錢畀你讀』,大概是想我疊埋心水讀醫吧。」徘徊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另一封來自MIT的全額獎學金確認信,為戴沛權解開了束縛理想的最後枷鎖。

  「由細到大讀書都是自己負責,因此父母都相信我的決定,但要說真正推動我走上環境科學這條路的,是源於我希望醫好地球的幼稚想法。」戴沛權直言,醫生可以醫人,但環境惡化、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更大更廣,「假如可以幫助解決環境問題,是否可以醫到更加多人呢?」

  憑着這份信念,戴沛權隻身遠赴MIT修讀環境工程科學。當時,他身兼多職賺取生活費,仍樂在其中,「愈讀愈鍾意,加上跟不同教授做研究工作,早已確定要走科研之路。」

  大學畢業後,戴沛權並沒有多想,一心就是到哈佛大學修讀博士,再回MIT做博士後研究。過程中,他坦言遇過很多起跌,對自己也產生過懷疑,但憑着對科學和大自然的熱愛,以及成為教育工作者的熱誠,令他再次確認自身志向,決心成為教授,於研究和教學作出貢獻。

  受中文科老師啟發 盼為國家獻力

  2013年,戴沛權決定到港中大工作,「當然留美發展也可以,但在我到MIT的第一天起,已打算他日回來將所學貢獻香港。」中學階段,他深受中文科老師影響,對方熱愛祖國,包括中國文化和歷史,「受他的影響,我也很希望能為國家做一些事。」

  當時,國家正值經濟高速發展階段,衍生了不少環境問題。「既然我讀的是環境研究,當然希望去幫到手的地方貢獻所長。」加入港中大後 ,戴沛權積極開展多項以人類健康為宗旨的研究,並於2015年成為香港首位獲世界氣象組織頒發「青年科學家研究獎」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