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時期的愛情之光

◆《羅密歐與茱麗葉》   香港歌劇院供圖
◆《羅密歐與茱麗葉》 香港歌劇院供圖

  今年在French May(法國五月藝術節)香港歌劇院呈獻了古諾的《羅密歐與茱麗葉》給觀眾。這部歌劇遠沒有他的《浮士德》那樣熱門,但我個人認為,對於歐洲人上幾個世紀的生活,這已經是歌劇中最可信的一部接近真實氣氛的作品了!我們不妨稍微梳理一下,歌劇從誕生開始,就從來沒有正眼瞄過現實一眼,除了大量的古希臘題材,就是一些完全扭曲了生活氣息的喜劇,連莫扎特這樣的天才,他的《費加羅的婚禮》和《唐爵凡尼》,也還是保持了劇院和生活的距離;而威爾第,從他的《那布果》到最後的《福斯塔夫》為止,五十多年的創作生涯裏,全是各種各樣的陰謀、背叛和犧牲、死亡的戲劇化產物,到末了以一部裝癲賣癡的戲劇作終,始終沒有反映過意大利人的真實生活。即使到了真實主義歌劇時代,雖然唱出了一些人物的真實情感或僅是試圖,但要麼美化、詩意化或漫畫式,依然沒有如當時文學般的真實筆觸去貼近生活,從《卡門》到《鄉村騎士》到《波西米亞人》,都可作如是觀。

  但是古諾不同,他所秉持的法蘭克人的敦厚樸實,使他的創作沒有過多的華麗光彩,而更多地忠實於個人內心的生活感受,依據歐洲世俗生活的真實氛圍,由音樂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從封建到早期資產階級時期的歐洲人的生活常態。這一回香港歌劇院的製作,可以說更加突出了古諾這方面的創作特點。

  幕啟,音樂未起,台上幽暗的燈光下,十幾個青年男女在城堡的廣場上捉對廝殺——一對對以長劍決鬥互刺,直至全部倒地血染石板地,合唱與樂隊這才響起:在維羅那,有蒙塔古和卡普里特兩個家族,他們之間的恩怨不知起於何時,不知會終於何時……

  在歐洲人發明電燈以前,一個城市的大部分地區一到夜晚都是黑黢黢的,只有少數的貴族府邸才有條件燭火通明。這一晚卡普里特家中更是熱鬧,人們秉燭夜遊,前來參加意大利人傳統的假面舞會,其中一撥是聞訊而來的貪玩的年輕人,他們是蒙塔古家的,在舞會的共舞中邂逅了豆蔻年華的茱麗葉——由此揭開了愛情大悲劇的序幕!

  在眾多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改編作品中(計有芭蕾舞劇、清唱劇、交響詩等,電影更加有好幾部),古諾的這齣歌劇可以說最忠實莎士比亞的劇本了(莎氏的劇本不能稱為原著,因為他是根據別人的劇作和故事重新撰寫的),所以我們可以滿意地看到「陽台私會」的甜蜜場景,甚至是一些莎氏的筆墨化為法語的台詞:「升起吧,太陽!」「天還未亮,那是夜鶯啼唱,而不是雲雀!」除此以外,大部分的劇情都得以原汁原味保留,讓我們熟悉的經典之作不至於被遺漏或扭曲,實在滿足了觀眾的內心願望,更加有甚的,我們有時還可以親眼看到舞台上一些十足的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奢華服裝和擺設。

  當然,在這一切之上的主要是歌唱家們的精湛演出,在這次的製作中,Chloé Chaume扮演的茱麗葉果然像一顆星子那樣閃亮,她的唱腔也是柔順可人的,羅密歐的扮演者Thomas Bettinger俊朗英氣,也是一個可信度很高的男主人翁。有這一對璧人擔綱,引領着劇情一路開展,本是視聽之娛,可惜一連演了四幕才中場休息(接近兩小時),可說是稍嫌冗長了,是為美中不足。

  不過大部分觀眾興致勃勃,許多女士獲贈一枝玫瑰入場,自然是重感沐入愛河的一種欣喜了。原來是香港歌劇院在大堂搭了劇中的陽台一景,栽滿了各種花卉,上書《羅密歐與茱麗葉》,讓持票入場的觀眾拍照留影,自比劇中人,於是一晚上都喜不自勝。 文:蕭威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