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路避開銀行防詐騙措施 爭執後落迷湯分散注意力

  香港文匯報訊 在《華爾街日報》報道的詐騙案中,受害人開戶銀行多次建議他不要轉賬,警告他相關操作存在詐騙風險。報道指出,詐騙者利用受害人的信任,不斷告訴他如何利用對話技巧,避開銀行的防詐騙措施。受害人最終輕信對方的說法,令自己的畢生積蓄落入騙徒手中。

  訊息漏洞百出 疑AI生成

  報道引述一段對話,受害人處理一筆匯入騙徒賬戶的轉賬時,一度遭銀行取消交易,他趕忙向詐騙者求助。詐騙者用甜言蜜語安慰他並為他拆招,「你可以輕而易舉應對這些工作,我想你可以問銀行這個問題,『好吧,我不明白,我連用自己的錢的權利都沒有嗎?為何我還要被別人審問?』」

  詐騙者還向受害人施壓,要求他直接致電銀行,大幅調高轉賬給陌生人賬戶的限額,雙方因此陷入爭執。但詐騙者很快將話題轉移到「落迷湯」,分散受害人的注意力。受害人也曾嘗試提取100美元(約781港元)小額資金,驗證平台的真實性,但他相隔數天後收到資金,便對平台深信不疑,竟全然不覺需要數天時間才能處理小額交易的異常所在。

  報道也指出,詐騙者發送的許多訊息漏洞百出,似乎是人工智能(AI)平台生成,部分對話甚至附帶引號,很明顯是複製得來。例如一次對話中,騙徒忽然發送一整段解釋「海膽沒有眼睛」的學術論文,用詞晦澀難明。然而騙徒僅以「英語是其第二語言」為由,輕易令受害人打消疑慮,令他忽視了雙方對話間的不自然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