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特區積極作為 香港明天更好

  香港即將迎來回歸27周年,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在「機遇香港」主題採訪中,總結了上任兩年以來的工作。包括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和區議會選舉這兩項重要工作,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方面取得長足進步,也加快了融入大灣區建設的步伐。事實上,如今的香港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機遇處處,是名副其實的「幹事創業的天堂、成就夢想的地方」。

  基本法第23條立法是特區政府的憲制責任,回歸以來,由於各方面的阻力和掣肘,有關立法一直被束之高閣。李家超上任後全力推動有關工作,並在立法會配合之下,以全票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築牢了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屏障。本屆特區政府亦完成了新選制下的區議會選舉,「愛國者治港」得到全面落實。在當今的國際政治現實之下,完成這兩項重要工作非常不容易,但特區政府頂住了壓力挑戰,體現了責任擔當,為香港「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過去兩年來,特區政府聚焦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疫情下香港經濟連年負增長,本屆政府上任後一舉扭轉形勢,去年經濟增長3.3%,今年首季增長2.7%,全年增長預計在2.5%-3.5%之間,這樣的表現在全球發達經濟體中表現亮眼。香港市民享受到了經濟增長的成果,今年香港月入中位數是23500元,相較兩年前增長2500元,增幅11%,這是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在破解民生難點、痛點方面,特區政府狠下功夫。以房屋建設為例,特區政府致力於提速、提質、提量、提效,拓土面積超過了十年房屋政策的需要,公屋輪候期將由兩年前的6.1年減至4.5年。首批簡約公屋本月開始申請,明年初可以入住,對劏房戶而言這是最終上樓前的最佳過渡房屋,展現了特區政府的施政高效及解決房屋問題的決心。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特區政府緊緊抓住國家高質量發展帶來的機遇,順勢而上。搶人才政策立竿見影,一年多時間內,已有逾10萬人才抵港。搶企業也是成果豐碩,已有兩批重點企業與特區政府簽約,為香港帶來技術、資金並創造就業機會。近日,港投公司與一家人工智能方面的獨角獸企業簽約,這是港投成立以來的第一項投資,吹響了香港進軍人工智能高地的號角。

  在新質生產力不斷形成之際,香港傳統產業也得到不斷增強。香港2024年股市市值超過33萬億元,為1997年回歸祖國之初的10倍。香港在保持與歐美市場合作的同時,主動拓展中東、東南亞等新市場;對外貿易方面,今年首季貨物進出口總額2.2萬億元,同比增長9.9%;通過打造「盛事經濟」及爭取國家支持,香港旅遊業快速復甦,今年首四個月入境旅遊達1462萬人次,同比增長1倍,零售、餐飲、酒店、交通等行業因此受惠。物流業方面,香港機場重奪全球貨運第一的地位,客運能力有望在今年底恢復至疫前水平……那些針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的攻擊,充滿着政治偏見,也一次又一次被事實「打臉」。

  香港的確在改變,變得更好、更美麗、更有活力;不變的是香港的自由港地位、普通法制度、以「馬照跑」為代表的資本主義生活方式。李家超帶領管治團隊在短短兩年內完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這是過去所無法做到的,彰顯了擔當作為、敢闖敢拚的作風,以及香港邁入「由治及興」新階段的新氣象,這也充分證明「一國兩制」是香港最大的優勢、最好的制度,堅定了700多萬市民對香港明天會更好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