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街市,一座城的集體回憶


  《香港街市:日常建築裏的城市脈絡(1842-1981)》

  作者:徐頌雯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我們的童年回憶中,不少是關於吃的,不然不會有「如外婆燒的飯」般說法。但跟外婆逛街市的記憶呢?不知道本書作者的題詞「永遠懷念我的外婆」跟逛街市有否關係,但毫無疑問,逛街市必須是一座城市的集體記憶。

  《香港街市:日常建築裏的城市脈絡(1842-1981)》這部介乎學術書與普及書之間的著作,「研究目的」有三:將公眾街市的建築歷史與香港歷史聯繫起來、追溯有蓋公眾街市建築設計多年來的改變,以及研究工務司署如何開拓香港現代主義建築之路。(一部書又怎麼會有研究目的?本書實是作者一項公共建築研究計劃的報告。)

  全書資料豐富,內容亦甚為有趣。你會讀到開埠早年英國人的嘴臉(「皇后大道上主要要供應市內糧食的街市,是我們文明管治的恥辱」)、已拆的尖沙咀街市(現北京道一號)只建了一半、二十年代政府如何通過興建更多公眾街市來阻止商販在經濟困難時操控食物價格,同時期政府為了避免挑動反帝國情緒和節省成本,摒棄如北便上環街市(今西港城,為現存香港最舊之街市建築)之西式建築風格而改用簡約風格、抗戰前上海的現代街市設計竟對香港有影響、灣仔街市只兩層,因為潔淨局局長覺得顧客不會願意行樓梯到第三層而寧願光顧在地上擺賣的無牌小販、六十年代街市檔主因街市內空間不足而常在檔位外位置工作,從而跟小販管理隊衝突、同年代有市政局議員建議香港參考外國「於超級市場附近增設遊樂場」之措施等。每一章的小結,精簡而具分析性,很有參考價值。

  遺憾的是此書製作不很嚴謹。問題部分是作者的責任,部分則是編輯的責任。此書有中英文版本,雖然中文版較先出版,但作者的思維與寫作表達皆以英文為基礎。「本書研究目的」只是冰山一角:「街市是香港實行餉碼制度的幾門生意之一」(頁10)、「所鄰接的皇后大道在過去幾十年向東西方向延長,中環街市所處一段改稱為『皇后大道中』。街市另一端面向的海濱,在填海完成後改稱『德輔道中』」(頁160)等令人咋舌的句子,比比皆是。街市怎麼能是一門生意?海濱冠以路名?(葡萄牙語 Praya 一詞意為海濱,但偶引申為「海旁道」。)另外是邏輯問題。「在佔領香港島僅數年之後,英國在中英貿易面臨重大逆差……有聲望的華人決定離開香港,很多貿易亦都不再經香港港口進行」(頁14-15)。英人佔領香港島,誘因之一不是就因為貿易逆差嗎?貿易不經香港,又跟逆差何干?香港早年只賣不買?雖然能揣測到作者的意思,但行文之不順,教人讀得費勁。

  「《孖剌西報》」(頁53)乃英文報紙《每日雜報》之俗稱,學術寫作直接採用,似覺不妥。於「1879年油麻地街市的枱位和租金」一表,豬肉枱和牛肉枱月租價格都備註(是作者還是原材料的?不詳)着「與中環街市一樣」。意思是什麼?九龍的魚、菜及家禽檔,租金都跟中環的不同?為什麼?書題指內容涵蓋的年份為1842-1981;為何是1842,我們都懂,但為何是1981卻是個謎,尤其是終章介紹了1983、1984年落成的市政大廈。最後,作者交代「油麻地街市由工務司署建築師 Juncan Chang 設計」(頁211)。這位 Chang 先生究竟是何許人?我在網上搜了搜,不花兩分鐘便看到1946年民國大上海計劃上出現同一名字。是同一人嗎?張俊昆?第四章既講述港滬建築歷史關係,這點又怎可不深究?(中國人五十年代在香港得以設計街市,普遍嗎?)

  希望能見到本書的修正及擴充版,以還這部充滿潛質的著作有趣的主題一個公道。◆文:李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