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貿促會籲歐方立即取消對華電動汽車加徵關稅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任芳頡 北京報道)6月12日,歐盟委員會發布關於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初裁結果,擬對進口自中國電動汽車徵收17.4%至38.1%不等的臨時反補貼稅。對此,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13日表示,歐委會濫用世貿組織貿易救濟規則,肆意採取貿易保護措施,嚴重違背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經貿規則,中國工商界堅決反對。中歐電動汽車行業合作前景廣闊,呼籲歐方立即取消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徵稅措施。外交部發言人林劍13日強調,敦促歐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停止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專家對香港文匯報分析指出,中歐市場在電動汽車方面具有高度互補性,雙方應通過對話和協商來解決分歧,而不是採取單邊的貿易限制措施。
所謂「可獲得事實」忽視重要證據
「在歐盟電動汽車行業未遭受任何損害,也未主動申請調查,並多次表示反對情況下,歐委會依然一意孤行採取徵稅措施。與此同時,歐盟向其電動汽車和電池行業提供了大量補貼,這是典型的雙重標準。」中國貿促會指出,歐委會在本案調查中,明顯違背世貿組織規則,調查程序顯失公平公正,中國應訴企業根本無法正常完成調查程序,歐委會因此以所謂「可獲得事實」規則裁定中國企業高額補貼幅度,中國行業企業將堅決拿起法律武器,在世貿組織規則項下捍衛自身合法權益。
「從背景上看,歐盟此舉是基於他們認為中國的電動汽車製造商獲得了政府的大量補貼,影響了市場的公平競爭,對本地產業造成了衝擊。但令人費解的是,歐盟的電動汽車行業並未主動申請調查,反而在多個場合表示反對這一措施。」中國阿聯酋商會(UECN)秘書長張天澤認為,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反補貼稅的決定存在諸多問題,此舉更多是基於政治和經濟保護主義,而非市場真實需求和行業實際情況。
張天澤表示,歐盟採用了所謂的「可獲得事實」規則,這是一種在沒有充分證據的情況下,基於現有信息做出裁決的做法,它忽視了企業提供的其他重要證據,甚至可能誇大了補貼的實際影響。此外,調查程序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也非常突出,中國企業在調查過程中無法了解歐盟裁定的具體依據和計算方法,在應訴時處於明顯劣勢地位,這些做法對中國企業是不公平的。
「嚴重破壞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與安全」
中國貿促會表示,中國電動汽車行業依託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通過加強國際產業合作,持續推進技術創新,為全球電動汽車行業發展作出巨大貢獻,有效促進全球節能減排與綠色發展。「歐委會濫用世貿組織貿易救濟規則,肆意採取貿易保護措施,嚴重違背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經貿規則,嚴重破壞全球電動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與安全。」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代表中國工商界呼籲歐方切實遵守世貿組織規則,立即取消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徵稅措施。中歐電動汽車行業合作前景廣闊,中歐業界應加強交流合作,通過磋商對話化解糾紛矛盾,通過互利共贏助力節能減排,通過融合發展實現綠色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