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病團體促藥物資助撤年齡限制

◆鄧家彪與香港罕見病聯盟代表昨日召開記者會,促請特區政府撤銷藥物資助的年齡限制。 香港文匯報記者廣濟  攝
◆鄧家彪與香港罕見病聯盟代表昨日召開記者會,促請特區政府撤銷藥物資助的年齡限制。 香港文匯報記者廣濟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廣濟)香港文匯報早前報道罕見病及癌症等患者,未符香港現有的藥物資助申請資格,但又負擔不起天價藥物,故愈來愈多患者北上求醫,使用低至相等於香港藥價5%的同款進口藥。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及香港罕見病聯盟代表昨日舉行記者會,由罕病患者及其家屬細訴長途跋涉跨境求醫的艱辛。他們促請特區政府撤銷藥物資助的年齡限制,令更多患者在港就醫,長遠應與內地聯合採購藥物,落實好藥平用。

  香港治療脊髓肌肉萎縮症(SMA)的進口專利藥物每月藥費20萬元。雖然香港設有藥物資助計劃,但特區政府以無足夠臨床數據顯示此藥對25歲以上患者有療效為由,規定25歲以下患者才合資格申請資助。超過25歲的以霖為了續命,於去年底開始到港大深圳醫院求醫,才「食得起」該款進口藥。

  「兒子親身感受到身體疼痛部位的範圍在縮小中,腰部也沒有以前痠痛,支撐力有所恢復,我都見到個仔至少呢半年病情係無惡化,係咪證明該藥對25歲以上患者都有效呢?」每次外出及北上求醫,以霖都需要母親吃力地推上推落,以霖媽媽表示,「希望(政府)能取消(25歲)資助限制,令我哋可以留港就醫。」

  需照顧雙親 患者難北上求平藥

  同為SMA超齡患者的Iris就沒有那麼幸運,她不單依靠輪椅出行,還需照顧雙親,自己日常起居亦需要工人幫手,「我自己無辦法工作,無收入,仲要請工人,自己都要睇住父母,即使內地藥物平過香港咁多,我都無能力亦無經濟條件跨境求醫。」Iris聲淚俱下,期盼政府早日取消資助限制,讓患者有藥可用。

  觀塘區議員李嘉恒表示,不少患者平均壽命約20歲,故過去沒有太多逾25歲患者參與臨床實驗,但香港現有不少25歲以上病人跨境用藥,政府可以收集他們的療效、家屬的反饋,重新檢視藥效後,撤銷資助計劃的年齡限制。

  特區政府官員前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書面回應鄧家彪的質詢表示,「特區政府擔當保障香港市民健康的重要角色」,罕見病聯盟會長曾建平表示,樂見特區政府積極回應,但希望政府有實際行動,「罕見病人用藥首先面對藥物註冊制度障礙,註冊後的藥物需要一至一年半才能納入安全網,更迫切的是不符合資助條件的病人,他們無力承擔天價藥,即使是中產家庭也會捉襟見肘。」

  鄧家彪表示,特區政府制定資助年齡限制時參考臨床數據及專家意見是無可厚非,但隨着愈來愈多25歲以上香港SMA患者北上求醫問藥,獲得良好療效,政府應及時檢視,盡早放寬資助年齡限制,「內地醫保對此並無年齡限制,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他坦言,香港醫療條件再好,醫生醫術再高,病人用不起藥也是徒然,故建議特區政府長遠應與內地聯合集中採購藥物,在資助制度上則不應一刀切,而應考慮政府患者共付的形式,短期內還應在交通及視像問診上支援跨境求醫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