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發展公營電網迫在眉睫


  黃大仙區前晚(12日)大停電,眾多住宅及商舖大受影響,有餐廳損失慘重,欲哭無淚。香港過去經濟成就,與持續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有莫大關係,然而近年大停電事故接二連三,情況沒有改善之餘,反而令人擔心變本加厲,政府必須高度正視,果斷啟動高層次問責,確保相關方面確實做好內部管理和電網基建維護,妥善處理排除隱患。

  香港正走在18區盛事遍地開花促復甦的關鍵節點,然而電力供應卻一再拖後腿,電壓驟降和大規模供電中斷事故的頻密程度,實在令人難以接受。中電對今次停電的解釋,是區內有1.1萬伏特電纜發生故障,故引致部分客戶的電力供應受影響。令人不期然聯想到,今年1月初的一周內兩宗大規模停電,其中青衣長安邨一個變電站故障,中電亦指是一條1.1萬伏特電纜故障。

  難怪政府已就黃大仙地區停電事故約見中電總裁,除表達對事件極度關注外,並要求設立獨立顧問,全面檢視供電系統安全設計、抵禦外在因素影響的能力、維修和預防性維護安排等情況,同時就如何提升電力供應的穩定和可靠性,減少未來發生事故機會作出全面建議。相比起之前,政府今次重視程度有所進步,但遠不足夠。

  本港過去通過協議給予電力公司利潤保證,當中重要前提是必須提供可靠的電力供應,並維持高效和高質素客戶服務。中電這兩三年供電事故頻生,明顯未能確實履行責任,但每年卻從政府收取數以千萬元計的獎勵。做錯事有巨獎,令人難以理解,必須從速撥亂反正。此外,儘管政府在去年底完成《管制計劃協議》中期檢討,引入針對停電事故的新懲罰機制,但正如議員所指,懲罰機制的門檻訂得太高,難以促使電力公司盡力減少事故發生,亟需進一步檢討完善。

  供電事故不僅影響市民生活,嚴重者還牽涉人命及危及香港經濟發展命脈。醫院設備及家居醫療維生儀器如洗腎機、氧氣機等需要濕電驅動,突然停電將可能危及病人生命。而本港近年致力發展電動車輛、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等巨耗電量項目,社會比以往更依賴穩定的電力供應,政府有必要認真思考本港電力市場的未來發展方向,勇於變革,加快建設公營供電網,以主導兩電及其他電力供應方的上網條件,形成更加健康安全及穩妥的電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