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港波覽】香港經濟現結構性機遇

  陳少波 香港正思研究院

  特區政府在疫後積極拚經濟、拚發展,為香港發展打造新增長點。近來各種舉措成效漸為顯著,香港經濟向好勢頭也變得清晰可見。首先,土地空間正在大大拓展。建設「北部都會區」,不僅增加了住宅用地,也為新興產業提供發展空間,同時改變香港城市布局,「北部都會區」與「維港都市圈」勢將形成城市雙中心。第二,香港加大吸納境外人才的力度,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生產力與內部消費力。第三,歐美資金完成了過去幾年的調整,正明顯回流香港;香港近年銳意將經濟疆域進一步向中東、東南亞等市場延展,持續深耕,特區政府又積極推動家族辦公室落戶香港,有市場報告推算香港已有超過2,700個家族辦公室,令本港資金來源更多元化。第四,香港積極推動新興產業建設,在生物科技、生命健康領域異軍突起。目前香港已是亞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生物科技集資中心,並在基因檢測、醫療機械製造、藥物及疫苗研發等細分領域具備一定的先發優勢;約50家重點創科企業已表明會在港成立和拓展,預計將在未來幾年帶來超過400億港元投資及超過1.3萬個職位。

  上述四個方面在推進過程中,雖然難免遭遇問題與阻力,但不容否認的是,香港內在的經濟秉賦,正在發生着結構性變化。在香港主動為己謀勢,營造於己有利之勢的同時,世界變局也正為香港帶來結構性發展機遇。

  中華民族百年復興令西方世界自「大航海時代」以來,首次面對一個東方國家成為世界強國的新局面。西方國家特別是作為世界第一霸權國家的美國,將此視為重大威脅與綜合危機,必欲遏制、阻斷、圍堵、打壓之而後快,進而掀起中美之間的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乃至認知戰,逆轉全球化,整個世界政治、經濟、社會進入到舊秩序裂解、新力量重組的新階段。在這個東西方權勢轉移的時代,香港作為東西方戰略要衝之地,固然面對外部反華勢力不斷施加的各種制裁、脅迫,但同時也承接着外部變局紅利的前沿之地。簡言之,香港至少將從全球人才和資金流動大轉向之中獲得結構性機遇。

  國家改革開放以來,人才大批湧往西方國家留學深造,這一態勢雖然仍在持續,但近年來,在海外學有所成、事業頗有基礎的華裔科學家正開始從西方國家回流東亞,形成新的人才流動趨勢,而香港最有可能成為這些華裔科學精英及其家人回流的第一選擇。這是香港在東西方權勢轉移中的結構性機遇。海外華人精英向香港大規模回流,以及全球市場對於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所提供的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之龐大需求,趨勢一旦成型,勢必銳不可擋。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斷鞏固提升,港股市值超過33萬億港元,是1997年回歸時的10倍。在財富管理方面,香港的資產管理規模超過30.5萬億港元,現時香港已成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中心,處理全球近八成的離岸人民幣支付,而隨着越來越多國家接受人民幣作為交易貨幣,市場殷切需要更使人民幣金融產品進一步作為投資增值和風險管理工具。人民幣國際化在香港邁入新的階段,這是香港壯大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結構性機遇,猶如30多年前的紅籌股、H股在港上市一般。

  「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在大趨勢面前,香港不僅要善變識變,還要集中精力應變、求變,認真展現自己的優勢,把握當前機遇,踏上發展新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