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合唱團 聽障兒童的舞台

  6年前,北京音樂廳的一場12分鐘演出,讓新銳畫家李博和音樂人張詠發起的兒童無聲合唱團走進大眾視野。現場逾千名音樂愛好者被14名聽障兒童的天籟之聲感染點讚,不少人還偷偷擦去眼眶的淚水,場面令人動容。6年過去,合唱團成員們陸續長大,有人堅守也有人離去,在中華思源工程基金會的幫助下,合唱團從廣西百色市凌雲縣特殊教育學校搬到桂林市聾啞學校。如今,無聲合唱團已成軍11年,助這些聽障兒童走出封閉的世界,收穫自信。

  文:石華、圖:深圳傳真

  2013年,李博和張詠組成的樂隊經常在北京各地演出。二人在北京街頭聽到一名聽障人士的歌聲,聲音乾淨、純粹,好像整個生命都在吶喊。李博及張詠被這聲吶喊觸動心靈,更萌生尋找聽障人士錄製聲音的念頭,素材用於藝術創作,讓更多人聽到這種純粹的聲音。經朋友介紹,二人來到廣西凌雲縣特殊教育學校組織合唱團,李博將自己的工作時間壓縮至寒假與暑假的4個月;張詠不僅退出了在廈門經營多年的酒吧,更把自己的妻子拉進合唱團的教學之中。

  藝術項目變公益

  李博、張詠皆認為這份工作受益最大的是自己。「無聲合唱團是一個藝術項目,也是一個公益項目,孩子們才是公益的主體,他們用自己的聲音鼓舞和感動着聽過他們唱歌的健全人士。」合唱團成立初期僅得9個孩子,李博和張詠各自分工,一個負責對外溝通,一個負責研究教學方法。李博指剛開始時困難重重,其後嘗試跟孩子玩及一起生活,大家彼此信任了,教學才真正開始:「從未講過話的孩子們舌頭軟弱,不知道如何掌握發聲技巧和細微感知,同時也很難集中注意力。」孩子們學會發聲還不夠,為了一張嘴就能精準發出自己被分到的音高,要盯着校音器反覆練習。為了讓聲音更穩定,孩子們每天都要背部緊緊靠着牆面,踮起腳感受自己丹田。

  直豎拇指代掌聲

  轉眼到了成軍第4個年頭,在臨近第27次全國助殘日,無聲合唱團在廣西凌雲縣禮堂迎來了第一次登台演出。李博回憶道: 「1分鐘的演出,孩子們整整花了4年訓練,他們用自己的『缺陷』表達自己,這是一個突破。」 2018年8月,14名聾啞兒童組成的無聲合唱團在北京音樂廳舞台上以「啊」聲演出《無聲三部曲》,逾千座位爆滿,12分鐘的合唱結束後,替代掌聲的是每位觀眾將大拇指豎起來,送給這群聽不見掌聲的孩子。一位為合唱團伴奏的結他手老師坦承自己邊流淚邊完成伴奏。至於李博眼中,這些孩子掃走健全人士與殘障人士之間的鴻溝,刷新了健全人士對音樂的理解,這才是真正的藝術。

  貧困礙兒童發展

  無聲合唱團由最初的9人發展到現時的20人,地點也從百色市凌雲縣搬到桂林市,人數增多及環境改善,孩子們也逐漸長大,有的大學畢業後回到凌雲縣特殊教育學校成為老師;有的在大學深造或者準備考職業高中;還有的回到自己的村莊陪伴在父母身邊。李博說:「孩子們或許會回到大山回歸平常生活,但是合唱團帶給他們的自信會永遠陪伴他們。」據了解,合唱團成員大多都是來自貧困戶家庭,孩子們的父母大多出外打工,因此與祖輩生活在一起,阻礙他們的不是殘障而是貧困,與父母交流少, 對外界訊息不甚了解,因此一些高科技助聾啞人士產品根本接觸不到。不過,加入合唱團的經歷,讓他們對自己沒見過的事物感好奇,而不是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