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裏行間】《骨子》非情色報

◆小報中的奇葩。 作者供圖
◆小報中的奇葩。 作者供圖

  黃仲鳴

  羅澧銘以「塘西舊侶」筆名寫的《塘西風月痕》,名響於1960年代。其實,羅澧銘早已成名於1920至1950年代,他以「蘿月」、「憶釵生」筆名寫下不少小說、散文。而最為人稱道的是,他與孫壽康於1928年出版的《骨子》三日刊,在香港小報史上,赫赫有名。可惜記其事的,鮮矣,有的只是李家園在《香港報業雜談》中,略述其事而已。李家園指《骨子》是香港戰前的暢銷小報,他說:「以我所知,二三十年代,香港有許多『小報』。以揭發政海『秘聞』,有的以抨擊政敵,有的以黃色為主,《骨子》在芸芸『小報』中,屬於以風趣消閒這一類,所以,它的銷路很好。」

  一直以來,坊間將《骨子》列入情色類,李家園認為非也,將之歸類「風趣消閒」。可惜,得睹《骨子》全套者沒有幾多人。而在零星的「殘報」中,只知《骨子》第一版,例有豔女一幅,此女當屬風塵女子,遂以此為證:還不是一張情色報!李家園那篇文章的插頁,也附有《骨子》第四十四期,封面照就是一豔女照。

  亡友方詩人,生前曾贈一疊《骨子》,果然,期期皆有豔照。所謂「豔照」,按當年的法例、習例,只是將胴體包得實實的照片,只見鬢髮下的俏臉而已,但單憑這「俏臉」,已銷數不少矣。而細翻各版文章,當證李家園之言。

  羅澧銘、孫壽康將報名取曰「骨子」,實是一絕。「骨子」者,粵語也,網絡字典云:「專指靚得好精緻、幽雅、齊整、恰當、小巧。」不錯,將小報辦得精緻,確係「骨子」。

  在第一期(1928年8月22日)中有出版語,指:「骨子云者,脫俗之謂也。」在小報中,要「脫俗」,難矣。但效《骨子》者亦不少,單以封面「豔照」而言,有《華星》,甚至專揭露政海秘聞的《探海燈》,首版亦掛上小姐照。

  創刊號有老休〈說骨子〉一文,中有云:「言詩者必言其詩骨,猶之言仙者,亦必言其仙骨耳,詩而無骨,不可以言詩,人而無仙骨,亦不可以言仙也,骨之對為肉,大腹賈便便其體,肉多乃不見其骨,步履至蹣跚,而為狀亦至鄙俗,抑非特其形狀之鄙俗已也,其人亦多較錙銖者流,鄙俗不堪接近。」

  其後說:「抑粵諺有云,凡事物之近奇雅者,而稱之曰骨子,然則骨子固美名也,丈夫手握三寸管,橫覽天下事,是是而非非之,筆必求乎奇,而事猶近於雅,則此三日刊之作,其亦無忝此骨子之名也乎,將於是刊而求其骨子矣。」

  這是《骨子》創刊之旨。一句話,人有骨,詩有骨,報有骨。將小報辦得有骨,亦可見羅澧銘、孫壽康之「骨」矣。第一期還有〈贈骨子〉一詩,作者周少翁,與老休亦不知何評也,詩曰:「滿目琳琅筆意新,編排得體不猶人。世間妖物難逃相,海國名花也現身。遊戲有文皆骨子,貶褒無字弗精神。且看一紙風行日,到處爭傳獲璧珍。」

  在芸芸小報中,《骨子》堪稱奇葩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