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再用 必須有利可圖
「循環再用」這個概念,由來已久,自古以來,在資源不發達的歷史裏,人們都懂「循環經濟」,例如用桑葉養蠶,桑基魚塘利用了蠶的糞便來養魚,魚的排泄物滋潤過的淤泥,用來養殖桑樹,形成了一個循環不息的生態系統。循環再用,最重要是有利可圖,不然,最好的意願也不能實現。
不同行業例子
我們先看看不同的行業如何循環再用來圖利。工業革命帶來了高速發展的物質文明,人類製造了很多廢物。金屬的循環再用,我們做得非常成功。鋼鐵要用煤炭在高爐裡冶煉鐵礦石,煤炭把鐵礦裡的氧化鐵還原成鐵水,估計我們要用1.77噸鐵礦石才可以生產出1噸鋼鐵,高爐冶煉的成本很高,又是非常污染的工序。若可以利用廢鐵,我們可以減少了用煤炭還原鐵礦砂的冶煉工序,直接把廢鐵熔融就可以成型。所以廢鐵的「循環再用」(recycle)是經濟上有利可圖的。銅和鋁的回收再用率也非常高,工藝簡單,是有利可圖的。最近流行的討論是「鋼鐵蓄積量」,我們的鋼鐵藏在民間的房子,汽車,冷氣,家電,基建等。我國人均的鋼鐵蓄積量只有7噸/人,日本是10.5噸/人,韓國是9.5噸/人,美國是8.8噸/人,英國是7.6噸/人。日本和韓國都是汽車出口國,所以蓄積量比較高是可以理解的。估計我們還需要大量進口鐵礦石,要過若干年後,才可以達到10噸/人的蓄積量。屆時我們的鋼鐵就可以大量靠回收再用來生產了。
至於貴重金屬,例如黃金,冶煉金礦沙,礦砂的含金量要達到 0.5ppm 才可以圖利(即是一噸礦砂可以提純0.5克黃金)。若在廢舊電子產品裡淘金,半導體晶片的連接線,一般都採用黃金,多層微型陶瓷電容,都用銀漿導線。所以把廢棄電腦板上的電子器件拆下,這些廢物的含金和銀量是礦砂的含金銀量的千百倍,冶煉電子廢物是非常高效又盈利的回收業務。
塑膠的循環再用難度不低
廢紙的循環再用,十幾年前,中國出口到歐美的貨量超大,從歐美進口的貨量相對很少,所以空集裝箱大量積壓在美西和歐洲口岸。那時,由於中國的出口業務太好,在中國口岸的空櫃太少,人們願意付鈔把積壓在歐美口岸的空集裝箱運回中國。從事廢紙業務的商人,看準這個商機,把歐美便宜的廢紙,利用大量積壓的空貨櫃,裝載廢紙回中國,他們付出的運費微乎其微。廢物本來就是「沒人要的東西」,要圖利,必須精打細算,微利加上海量才可以賺點薄利糊口,廢紙回收再用絕對是一門很難經營的生意。
至於塑膠的循環再用,技術難度實在不低。普通金屬的分選,比較簡單,雖然廢鐵有很多種,不同成分的廢鐵都可以混合在一起熔融,產品不會有很大的品質問題的。可是塑膠就不一樣,不同種類的廢塑一般不能摻合一起處理。例如,PE和PP不能一起處理。很多塑膠產品著色是用色母調色,整件產品裡外都有顏色。若是能收集到透明(原色)的廢塑就一定用來生產透明再生料,其餘的廢塑都生產成黑色再生料。原色的新PET,今天的市場價格大約是9000元人民幣一噸,可是黑色再生料的售價,頂多能賣5000元人民幣一噸。再生需要收集,分類,破碎,清洗,抽粒,全部成本加起來一噸也要過千元加工費,可是售價低廉,扣除費用所餘利潤無幾。
沒有利潤不可能成功
回用廢塑還有其他的行業規矩,例如非食品級的再生料,不能用在食品包裝上。今天在超市里包裝新鮮肉類的塑膠盒,盒蓋是用透明的新料來生產的。黑色的盒底,是用再生料生產的,那塊牛扒鮮肉用一片紙來吸收肉類的多餘水分,紙的背後有一層透明塑膠膜(新料生產的),把牛扒和黑色再生料盒底隔離,不然就不衛生了。壽司包裝也是這樣,墊底的是一片新料造的塑膠葉子。透明的PET水瓶,回收破碎後,還要洗滌。不過廢物必定會有異物參合在一起,每一道分選和清潔工序都增加了成本,所以透明PET水瓶循環再造成食品級PET瓶的成本很高。最理想的再造食品級PET的辦法,還是把PET裂解成單體,然後再聚合成全新的食品級PET。這是化工業,建廠生產的成本不低。至於那些乾淨但是摻有微量異物的透明再生PET怎辦?一個辦法是抽絲造成 rPET 纖維。短纖比較好搞,長纖的難度較大。事關摻雜了塵埃異物,廢塑擠出前需要過濾,不然就會堵塞噴絲頭的孔,過濾就會增加成本。所以 rPET 的成本也不低,塑膠工業把這些 rPET 推給紡織業,讓紡織業去消化他們的再生料,是目前的一個較好的「循環再用」辦法。紡織業用的rPET已經是處於循環的下游,那麼消費者用過的廢紡PET又能否再循環,再用在衣物中呢?
紡織業界常常提出要 「可持續發展,從纖維到纖維」,可行嗎?循環再造,最關鍵是經濟上能否「可持續」,再生產品必須是有利可圖,業務才可以持續發展,沒有利潤,是不可能成功的。2024年春天,紡織環保業界發生了一件大事,瑞典的廢棄紡織品典範 Re:newcell 公司倒閉了。一家剛準備好的公司,剛起步準備大展拳腳的時候便倒閉了。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網上有很多的討論,眾說紛紜,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網上搜搜各種說法。對廢紡利用有興趣者可以與筆者聯繫 kwchenghk@yahoo.com。◆香港紡織商會董事鄭君威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