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語背後】五線融通話汕頭(一)

◆南澳總鎮府貴丁街上豎立閩粵界碑。作者供圖
◆南澳總鎮府貴丁街上豎立閩粵界碑。作者供圖

  木 木

  走進汕頭,雋永厚重的歷史感,大開大闔的空間感,連同濃郁的多元文化氣息撲面而來。向以千里海疆、百年商都著稱的汕頭,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機緣,在中華民族發展進程中留下了獨特的滄桑記憶。

  一幅汕頭印象的素描,可用八個字來解讀:連線為網,脈通天下。汕頭是一個點,卻貫穿着一條條具有深厚歷史內涵和強大現實活力的政治、經濟、文化線索,彷彿一道道打通生命力的經脈,成就了一個有着無限想像空間的大汕頭。其中,海疆經略線、僑批流通線、紅色交通線、文化傳承線、對外開放線,諸線交織,融通古今,演繹出這座粵東重鎮的百般風流,風動神州,揚波四海。

  汕頭主城東北約十公里海面上,有一個名叫南澳的島嶼。這裏距台灣島和香港島各180海里,東海與南海在此交匯,北迴歸線穿島而過。作為眾多地理分界線的樞紐,南澳島自古以來便是中華民族海洋文明的重要地標和經略海疆的戰略要衝,是海上絲綢之路太平洋航線與印度航線的重要分轉站。遙想當年,一支支滿載茶葉、絲綢、瓷器的商船隊在島上完成最後補給後,從此作別神州,奔赴外洋。千帆遠逝,百舸歸航,南澳島目睹海上絲綢之路的繁華與落寞,寄託了多少遠航貿易之夢。

  其實,南澳島上的人類活動還可以追溯到更加久遠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據考古發現,南澳象山細小石器文化遺址距今已有八千年,是潮汕地區最早的人類活動遺蹟。象山人在古海灣沿岸的丘陵平台上建立起比較固定的聚居地,用這些細小石器當工具,在海灘上捕撈採集魚蝦貝類食物,並通過陸島連橋,與附近先民建立起生產和生活上的往來。

  所謂陸島連橋,是指地球最後一次冰川期(距今約10,000至9,000年)結束前,中國大陸經南澎列島、澎湖列島直達台灣的一條陸路連廊,南澳島居其上。隨後,經多次冰融和海浸,潮汕沿海形成少林的丘陵地帶,大量原住民聚落被海相地層掩覆,植被頻繁更替,森林性動物被迫遷往內陸腹地。大約在距今4,500至2,000年間,海岸線雖然還有升降變化,海平面卻與現今相若,南澳島與大陸的分隔延續至今。陸島連橋的出現和消失,可以看作南澳島以及整個汕頭市水陸互動的象徵。

  當潮汕地區土著民族隨着歷代北方移民的湧入而被融合同化,南澳島居民的繁衍延續着自己的軌跡。閩、台、粵之間特殊的地理位置,則使之成為東南沿海通商貿易的必經泊點,並發展成一定規模的「海上互市」之地。南宋末年流亡朝廷一度以此為據點,招募水勇,試圖對抗席捲亞歐大陸的蒙古鐵騎。如今島上還有南宋時期留下的茶樹、水井等古蹟,宋帝行宮——太子樓遺址尚在,「南澳人是南宋宮女後代」的傳說也為人津津樂道。

  2007年5月25日和26日,南澳縣雲澳邊防派出所根據線報,連續兩天抓獲非法打撈水下文物嫌疑人10名,查扣文物138件,其中10件屬於國家三級文物。原來,有漁民在潛海作業時無意中發現了一艘古沉船。那是一艘明代商船,被命名為「南澳一號」。古沉船長27米,寬7.8米,有25個艙位,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明代沉船中艙位最多的。所載貨物以瓷器為主,另有陶器、鐵器、銅器、錫器等,還有數門火炮和若干疑似炮彈的圓形凝結物。文物部門經過3輪打撈,歷時5年,共出水文物近3萬件。據考證,這些瓷器大多是明萬曆年間東南地區民窯出品,反映了當時民間海洋貿易的活躍。後來,又在南澳海域發現了一艘年代更久遠的元代沉船,被命名為「南澳二號」。廣東省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當年文化建設任務時,明確提出要啟動「南澳二號」考古發掘工程。

  古沉船相繼被發現,是南澳島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要津的有力證明。中外海絲貿易始於漢唐,元明時期達及鼎盛。經隆慶開關、萬曆新政,明代中國的海上貿易橫跨太平洋的海上絲綢之路東線正式開通,與傳統的橫跨印度洋的海上絲綢之路西線形成呼應之勢。南澳島以內陸關鎖、遠海跳板之地,上接福建月港,下通廣東珠江口,海舶鱗集,商賈咸聚,成為大明王朝經略海疆的一個重要坐標。

  經略海疆,文以商通,武以兵衛。南澳島踞海疆之扼要,北連浙閩,南向外洋,東望澎湖台灣,西接粵桂港澳,風潮之所出入,商舶之所往來,非重兵鎮守不可以保安寧。明萬曆三年(1575年),設閩粵南澳鎮。「鎮」是明清軍隊建制單位,衙署為總鎮府,鎮守先期為副總兵,清代升為總兵。萬曆四年,副總兵白翰紀開始修築南澳城。古城最後由副總兵晏繼芳修建完成,坐南朝北,背靠金山,面向護城河,易守難攻。城分四澳,深澳、隆澳為粵地,雲澳、青澳為閩地。總鎮府位於中央,正前方貴丁街為粵閩兩省分界線。粵地由福建兵把守,稱福營(左營);閩地由廣東兵把守,稱廣營(右營)。貴丁街豎有閩粵界、左營界址、右營界址等碑石,作為駐軍分界標誌。南澳總兵受閩粵兩省水師提督節制,又制兩省之兵,形成「兩省管,管兩省」的有趣局面。

  南澳總鎮府是當時全國唯一的海島總鎮府,總兵為正二品大員,負責閩南和粵東海上防務,素有「潮汕屏障、閩粵咽喉」之稱。自明中葉至清末300餘年間,兩朝共向南澳總鎮府派出177任167位總兵、副總兵。民族英雄戚繼光、鄭成功、劉永福都曾率部駐紮南澳。鄭成功在此招兵募勇,反清復明,並從荷蘭人手裏收復台灣。總鎮府門前有一棵歷經400餘年風雨的大榕樹,人稱「鄭成功招兵樹」。樹下是測試兵勇膂力的大石鎖,苔痕斑駁,古意猶存。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台灣鄭氏歸降後,南澳總鎮府防區東擴至台灣和澎湖。

  南澳作為邊防要津,一直延續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島上居民須憑邊防證出入。1993年12月,國務院批准南澳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南澳島逐漸發展成全域旅遊目的地。目前南澳雖然仍有軍隊駐守,但民用設施和場地已成為島上的主體。

  南澳是縣級建制,除本島外,全縣還有大小島嶼20餘個,陸地面積僅為115平方千米(其中本島107平方千米),但海域面積達4,60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4,000餘人。南澳島作為全國唯一的全域性4A級旅遊海島,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歷代文物古蹟,各種海鮮和本土特產,原始森林,天然泳灘,時尚酒店,特色民宿,應有盡有。新冠疫情結束後,各地遊客大量擁入汕頭市,一半去了南澳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