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年吸逾十萬中外遊客

◆「2024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在宜昌舉辦。香港文匯報湖北傳真
◆「2024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在宜昌舉辦。香港文匯報湖北傳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帥、歐陽思柔 湖北報道)五月五,過端午。在屈原故里湖北宜昌秭歸,有「端午比年大,一個端午三次過」的說法,說的是在屈原故里,端午節過得比春節還要隆重。目前,「2024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正在宜昌舉辦,該文化節是中國目前唯一的全國性端午節文化節慶活動,已經延續15年,每年吸引逾十萬中外遊客前來。

  從五月初五「頭端午」,到五月十五「大端午」,再到五月二十五「末端午」,秭歸「一個端午三次過」的習俗,沿襲了千百年。「頭端午」祭屈原、拜祖先,「大端午」划龍船、賽龍舟,「末端午」回娘家、慶夏收、吃新麵。掛艾、食糉、辟邪、禳災、祈福,是秭歸家家戶戶的傳統。除了「三個端午」,公祭屈子的游江招魂、樂平里農民「騷壇」詩會等,亦都是秭歸特有的民俗。

  龍舟競渡傳承屈原精神

  在秭歸,包糉也有講究。屈原一生淡泊明志、忠心赤膽、高潔如玉,屈鄉由此流傳一首《糉子歌》,講包糉也要「有稜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潔白,半世熬煎」。秭歸還有「寧荒一年田,不輸一年船」的說法,忙完夏收的農民、回鄉的青年踴躍參賽,百姓觀看龍舟披紅、游江招魂儀式,為勇士們加油歡呼。龍舟競渡既為了奪標榮譽和豐收寓意,更為了傳承「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屈原精神。

  2009年,由秭歸「屈原故里端午」等習俗共同組成的中國「端午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名錄的節日。

  今年6月7日晚間,「2024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在湖北宜昌秭歸縣屈原廣場開幕,該文化節是中國目前唯一的全國性端午節文化節慶活動,已經延續15年,每年吸引十餘萬中外遊客前來。開幕式現場,屈原故里端午祭首次以藝術形式創新演繹「燃燎祭天、苞茅縮酒、樂舞迎神」等古楚祭祀儀式,追憶民族歷史,禮拜先賢屈原,展示濃厚的楚風古韻,再現「穿越千年」的歷史記憶。

  其中,原創音舞詩畫《楚辭裏的中國》圍繞《橘頌》《天問》《九歌》等楚辭名篇,則以屈原祠、高峽平湖、三峽大壩等山水實景為幕,以全息影像等虛擬技術為筆,群聚文藝名家,生動描繪楚辭裏的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