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船扒得快 香港好世界

◆鄭華明的「同慶龍」長約29米。
◆鄭華明的「同慶龍」長約29米。

◆船頭平時存放在倉庫,比賽時才安裝到龍舟上。
◆船頭平時存放在倉庫,比賽時才安裝到龍舟上。

◆香港仔龍舟競渡大賽呈現濃郁的中國傳統和漁港色彩。 資料圖片
◆香港仔龍舟競渡大賽呈現濃郁的中國傳統和漁港色彩。 資料圖片

◆安徽老字號「石翼農」利用古法製作的中草藥香囊。
◆安徽老字號「石翼農」利用古法製作的中草藥香囊。

  為了紀念屈原的端午節,今年特別熱鬧,大江南北無處不講賽龍舟,無處不講端午的特色習俗,更出現有旅遊機構推出端午特色民俗體驗項目—製作龍舟、做香囊、尋艾草﹔有學校師生帶同留學生賽龍舟、製作糉子體驗中國龍舟文化,看來龍舟也「圈粉」。在香港可能有些傳統習俗淡化了, 但食糉子、賽龍舟仍舊備受重視,香港漁民重視扒龍舟習俗,有着悠久歷史,他們相信龍舟具有靈性,扒過龍舟全年會順景平安、身體健康﹗港九新界各區的龍舟賽事展現團結與活力,而國際龍舟賽已成為端午節的重要元素,不僅吸引了本地居民的熱情參與,更吸引了中外遊客的目光。◆香港文匯報記者 焯羚、小凡、雨竹

  從前端午節是漁民一年辛勤工作裏的一項點綴和輕鬆時光,是香港漁民祈求出海平安的大日子,漁民會趁節假日祭拜天后和海神洪聖爺,裝飾有龍頭的龍舟亦被視為漁民的吉祥物。香港漁村代表聯會執行委員、「同慶」龍舟隊主席鄭華明,家中世代以捕魚為業,他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時分享了香港漁民的端午習俗。

  龍舟下水前多儀式

  「每年五月初五端午節前,漁民的慶祝便已開始,五月初一是南丫島鹿洲天后誕,那一天之前要將龍舟維修及掃上光油,朝早請道士替龍舟拜神開光,之後將龍舟下水,再到選擇好的地方進行採青儀式,然後替龍頭掙花掛紅,綁上及柚葉及龍船草,再用柚葉及淨水符水替龍船淨船身,由龍頭淨到龍尾,然後扒離採青地點,約30米處,向採青位置扒去,以表謝意,重複三次禮成。之後龍舟划至天后廟外,再向天后廟方向扒三次到廟前海邊位置,答謝神恩並祈福,求天后娘娘保祐,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漁獲豐盛,人船平安。由專人去廟中請天后行身的神輿上龍舟,還會邀請一些長者一同上船,共同祈福。而到了龍舟比賽日,舟身將插滿彩旗,更有不同隊伍的龍舟健兒互相潑水的「頒大旗」儀式,眾人歡呼打氣,氣氛熾熱。」

  為什麼漁民那麽重視端午節?鄭華明解釋道:「龍神一向都被漁民視為瑞神,可以化解龍捲風及水龍捲風,傳統流傳至今一句話,『龍船扒得快,大家好世界』,即是豐衣足食及搵到錢意思,所以漁民都非常醉心龍舟運動。」

  保留罕見木製大龍

  鄭華明自述在六七歲時便對龍舟有濃厚的興趣,五十年來參與到龍舟賽事中,亦擔任過龍舟隊教練,對龍舟賽事如數家珍。雖然龍舟賽事集中在端午節前後,但鄭華明表示,他們2月便要開始為龍舟保養,上油漆,而龍舟隊員的訓練更是一年到晚,一名新手至少要經歷一年的訓練,才可以參加比賽。

  本港的龍舟比賽眾多,最讓鄭華明津津樂道的當屬香港仔避風塘的龍舟競渡大賽,他說,這項比賽最早於同治七年(1868年)舉辦,已有150多年歷史。現如今,一些龍舟賽改用現代的玻璃纖維龍舟,且常見於22人的「標準龍」和12人的「小龍」;而香港仔龍舟競渡大賽仍保留木製龍舟,有超過25米長的「大龍」參賽,一條船可容納約50人,極具觀賞性。「2024香港仔龍舟競渡大賽」比賽由區內組織,保留着傳統疍家文化,是本區以至中外人士熱捧的龍舟賽事。

  鄭華明的「同慶龍」長約29米,可容納50名龍舟隊員、1名舵手和1名鼓手,龍舟的船頭還保留着祭拜區域,可供點香和放置貢品。香港仔龍舟競渡大賽曾因疫情停辦三年,鄭華明表示,去年復辦後的龍舟賽氣氛更勝從前,他說,可能是大家太久沒有什麼活動做,所以觀眾都好熱烈。對於今年的龍舟賽氣氛,鄭華明亦不擔心,更不畏港人「北上」影響,指他和漁民街坊們還是以在本地活動為主。

  鄭華明還表示,近些年,內地以及一些國家和地區都有投入到龍舟比賽中,香港在龍舟競技上或許不是成績最強的,但大家的凝聚力和對文化的傳承卻是獨一無二的。他表示,香港漁民過去文化程度不高,而這些習俗等靠着口耳相傳保留了百餘年,他希望在自己和其他同行的努力下,漁民文化能一直保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