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祭祀到體育運動 港九新界賽龍舟有故事

◆赤柱國際龍舟錦標賽。 資料圖片
◆赤柱國際龍舟錦標賽。 資料圖片

◆市民在尖沙咀東部海濱觀賽。 資料圖片
◆市民在尖沙咀東部海濱觀賽。 資料圖片

  端午節於香港主要是舉行龍舟競渡,香港龍舟競賽演變從扒龍舟祭祀到體育運動——國際龍舟賽都有歷史淵源,而且與鄰近灣區的城市有密切關係。例如在深圳有稱為「扒皇舟」的特色、習俗。相傳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四月,宋帝昺逃至新安縣九龍土瓜灣(今屬香港),不久到端午節,宋帝昺觀看了當地扒龍舟,一時興起,就以護駕有功為名賜黃緞巨型羅傘給鄉民,此後每年端午賽龍舟鄉民必奉御賜羅傘置於龍船之中,這種龍船被尊稱為「皇舟」。後來由於扒龍舟變成賽龍舟,羅傘影響競賽速度,撐羅傘的習俗才逐漸消失。

  香港亦有「扒夜龍」的習俗,即在端午節前夜扒龍舟﹔廣東惠東七姓村的「扒夜龍」是為了紀念南宋末年該村村民救宋帝昺有功。

  香港東區北角七姊妹泳棚附近1919年開始舉辦端午龍舟競賽,之後一直維持至香港日佔時期才停辦。日佔時期結束後,由於七姊妹泳棚一帶進行填海工程,不能再舉辦大型龍舟賽,只有一些漁民自發舉行的小型競渡,部分人就轉往其他地區如柴灣、筲箕灣等。

  香港大澳更舉辦別具地方特色的「龍舟遊涌」,這項帶有宗教色彩的端午傳統活動已有逾百年歷史,並於2011年獲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龍舟遊涌」儀式在五月初四早上,人們會前往大澳各主要廟宇請神,端午節當天早上會把神像放在龍舟上巡遊各水道,沿岸居民焚香拜祭,為水陸居民祈求平安,神艇巡遊完畢就會送神回廟。現時這項活動由大澳三個傳統漁業行會包括扒艇行、鮮魚行和合心堂舉辦。

  現時端午節當日香港多個地區皆有龍舟賽以及利用龍舟祭祀還神,包括香港仔、淺水灣、長洲、南丫島榕樹灣、屯門、沙田城門河等,而於每次的龍舟賽前均會舉行「放紙龍」儀式,祈求平安。

  此外,20世紀中期開始有非華裔人士參與,如赤柱於1960年代後期開始有外籍人士參與龍舟賽﹔於1976年香港旅遊協會及香港漁民聯會開始於端午節後舉辦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並將龍舟推廣成國際體育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