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日常/不必要又必然的比較\米 哈

  常言道,人比人,比死人。理性上,我們都知道「我是我,別人是別人」,但現實裏,我們卻是一次又一次與人比較,而一次又一次將自己投入沮喪之中,就算我們勝過一次半次比較,最終也會遇上那一次比不上的時刻。

  我們怎樣解釋這看來沒什麼益處的行為模式呢?人比人,大概是人的天性。在成長中,我們與同學比身高;在職場上,我們與同事比業績;在社會上,我們與別人比地位。這些比較,雖不必要,又是必然。

  所謂「必然」,在於哪怕是天才般的大師,也有耐不住要與人比較之時。舉例,說到唐詩,連沒有怎樣念詩的人都會說到「李杜」二人,而哪怕厲害如杜甫,也有要與別人比較的時候。

  話說,年過半百的杜甫,因生活困難而被逼離開成都,於是在《秋興》詩八首之三,不禁感慨:「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裘馬自輕肥」,意思是:年輕時一起學習的同學大多飛黃騰達,他們在京城長安穿輕暖的皮衣,乘坐大馬拉的車子,過着富貴的生活。言下之意,杜甫自愧不如。

  懷才不遇,忍不住與人比較,這倒是合理。更重要的是,如果與人比較,可以激起自尊,發奮圖強而令自己進步,這種比較也可以有益而值得。問題是,怎樣的比較是「不必要」,甚至是有害的呢?

  十七世紀英國哲學家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思想影響深遠,而我們大多記得他有關知識論的觀點。然而,他也有不少關於人生的見解,例如他認為,人創造了「偶像」(idola),而人將自己與偶像比較之惡果,就是妒忌。

  培根認為,偶像等同偏見,偏見帶來妒忌,而妒忌阻礙了我們分辨事物本質的能力,他說道:「妒忌心是榮譽的害蟲,要想消滅妒忌心,最好的方法是表明自己的目的是在求事功而不求名聲。」

  我認為培根給了我們一個清楚的準則:當我們感到妒忌別人,也就是我們要停止與人比較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