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煙加辣 研推十招 禁加味煙 禁排隊吞雲吐霧

◆香港特區政府計劃於短期內推出十項措施加強控煙。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香港特區政府計劃於短期內推出十項措施加強控煙。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新控煙措施條例中,排隊禁煙範圍包括輪候公共交通工具等。 資料圖片
◆新控煙措施條例中,排隊禁煙範圍包括輪候公共交通工具等。 資料圖片

  吸煙危害健康。為進一步減少煙草對市民健康帶來的禍害,香港特區政府計劃於短期內推出十項控煙措施(見表),包括禁止於輪候公共交通工具時吸煙;擴大法定禁煙區,以及進一步禁止以任何形式管有電子煙等另類吸煙產品,連薄荷煙等加味煙亦禁止吸食,期望將香港吸煙率由去年9.1%降至明年7.8%。特區政府醫務衞生局會與相關部門草擬立法建議和研究具體執行細節,爭取今年底向立法會提交修例建議,明年內逐步落實。至於邊行邊抽煙、俗稱「火車頭」的吸煙行為因存在執法困難,將於2026年後再研究。長遠而言,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會繼續探討包括禁止向某一年期後出生的人士售賣煙草產品的「終極控煙」手段,向「無煙香港」進發。 ◆香港文匯報記者 聶曉輝

  特區政府醫務衞生局昨日舉行記者會,公布去年第三季推出的控煙策略公眾諮詢的結果,以及下一步控煙措施。記者會援引數據指,香煙含有逾7,000種化學物質,包括70種致癌物,醫學研究指每兩名長期吸煙者,其中一人會有提早死亡的風險;全球八大致死原因中亦有六項與煙草有關。

  力爭吸煙率由去年9.1%降至明年7.8%

  盧寵茂指出,香港特區政府於近3年先後全面禁止另類吸煙產品及兩度增加煙草稅,成果十分明顯。昨日公布的《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79號報告書》顯示,去年的吸煙率已降至9.1%,但仍有約58萬人有每日吸食傳統煙的習慣,必須加大力度控煙才有望達至於明年降至7.8%的目標。

  公眾諮詢結果顯示逾90%參與巿民支持進一步降低香港的吸煙率,因此特區政府會訂立短、中、長期的控煙措施。其中,圍繞四個方向的十項短期措施,包括針對私煙與「白牌煙」引入完稅煙標籤制度、全面禁止管有和吸食加味煙與另類吸煙產品等。盧寵茂強調,已一併考慮了公眾諮詢結果、個別控煙政策對減低煙害可達至的成效、巿民的接受程度,以至個別政策在執行和具體操作方面遇到的困難。

  局方建議排隊禁煙範圍包括排隊輪候公共交通工具,以及排隊進入公營醫療設施、公眾遊樂場地、主題公園、公眾娛樂場所等指定公眾處所。至於擴大法定禁煙區至指定處所的出入口指定範圍,則包括幼兒中心、學校、安老院和公營醫療設施,於法定禁煙區內吸煙的定額罰款由目前1,500元倍增至3,000元。

  醫務衞生局副秘書長李力綱表示,禁止排隊吸煙的背後理念是許多市民不想吸「二手煙」,但排隊時卻避無可避。對於如何定義排隊,以及在隊列旁吸煙又是否違規,他回應說:「排隊的人一定知道自己是在排隊,相關措施是要改變吸煙文化,相信在隊列旁吸煙的行為會大大減少。」

  禁止「火車頭」執法困難須謹慎處理

  至於公眾諮詢有85%受訪市民支持禁止「火車頭」行為,但未有列入短期措施,他解釋,曾深入研究但認為存在執法困難,必須謹慎處理,「如何定義『邊行邊吸煙』呢?如步行的過程停低了,執法上又如何處理呢?」

  盧寵茂亦指,日後探討的中期措施除禁止「火車頭」行為外,亦包括規定煙草產品須擺放於顧客無法看見及觸及的地方、按地區情況持續擴大禁煙範圍,以及對縱容違例吸煙的場所管理人施加法律責任等。至於禁止向某一日期後出生的人士售賣煙草產品的做法,他形容屬「終極手段」,且相信會惹來大爭議,局方會因應短中期措施的成效,再與其他長遠措施一併探討。

  十項短期內推出控煙措施建議

  管供應、降需求

  1. 引入完稅煙標籤制度,區分已完稅和未完稅煙以提升執法成效

  2. 提高未完稅相關罰則。處理、管有、售賣或購買未完稅煙的最高罰則,大幅提高至罰款200萬元及監禁7年。把《應課稅品條例》罪行列入《有組織及嚴重罪行條例》(第455章),令香港海關可申請凍結與私煙活動相關的非法得益

  3. 禁止以任何形式(包括自用)管有電子煙等另類吸煙產品

  4. 禁止向18歲以下人士提供煙草產品,否則需承擔法律責任

  5. 持續檢視增加煙草稅的成效和未來調整的步伐

  禁宣傳、減引誘

  6. 禁止加味煙,包括薄荷煙、糖果/水果煙

  7. 實施全煙害警示包裝,煙草包裝只可統一設計顯示

  擴禁區、免煙害

  8. 排隊時禁止吸煙,建議排隊禁煙範圍包括排隊輪候公共交通工具,以及排隊進入公營醫療設施、公眾遊樂場地、主題公園、公眾娛樂場所等指定公眾處所

  9. 擴大法定禁煙區至指定處所的出入口指定範圍,包括幼兒中心、學校、安老院和公營醫療設施,於禁煙區吸煙的定額罰款倍增至3,000元

  重教育、助戒煙

  10. 加強戒煙服務和宣傳教育,包括加強中醫戒煙服務、以流動應用程式協助戒煙,以及在學校恒常課程中加入更多煙害的元素等

  ◆資料來源:醫務衞生局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聶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