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說糉

  周小松 勞聯秘書長、立法會議員

  端午節快到了,相信吃糉子是不少市民在這個傳統節日的「指定動作」。提到糉子的起源,大家可能都聽過一個說法是:戰國時期的楚國大臣屈原投江自盡後,百姓為了紀念他,於是將裝着米的竹筒投入江中祭奠。但根據專家考證,糉子的雛形應在更早的時候就已經出現。

  上古時代,我國北方有一種叫「黍」的糧食作物,在當時人們的飲食中佔主導地位,是重要的食物。於是古人也會用菰葉將黍米包裹成牛角形狀,稱為「角黍」,作祭祀用途。至於為什麼要包成牛角的形狀呢?據說是因為周朝就已經盛行以牛角祭祀神明,先民就將同樣用作祭祀的角黍做成牛角狀。

  與北方種植黍不同,當時的南方先民種植水稻,並有一種特別的煮飯方法,是將大米放進竹筒煮熟,叫做「筒稯」。而筒稯亦被古人用作祭祀,將之投入江河祭祀蛟龍,驅除水災。南北朝時期的一部名為《荊楚歲時記》的文獻記載:「食粽。按周處風土記謂為角黍。人並以新竹為筒稯。」反映當時隨着南北飲食文化交流,人們將角黍和筒稯統稱為「粽」(「糉」的俗體字)。

  時至今日,糉子款式變得多樣,無論外形還是餡料,都與古代的有很大不同。糉子亦由最初的祭品,變成端午節的應節食物及象徵。現在人們過端午節,除了自己吃糉子,也會向親朋好友贈送糉子,表達心意。而勞聯早前亦組織義工包裹糉子,再派發給有需要的會員工友,並致以節日祝福。筆者在此感謝各位義工的支持,並向贊助包糉材料的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致謝。

  最後,筆者預祝大家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