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西札記/中華文化與藝文教育\李 夢

  前不久,香港特區政府成立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旨在透過展覽、活動以及跨地域的文化交流等,幫助社會公眾尤其是青年群體,領略中華文化的美好和趣味。近來有幸與弘揚辦伍志和總監及其同事會面,談及如何在香港推廣並普及中華文化,其中提到在香港推展此類節目及活動,尤其可關注在地性,即如何將香港元素、香港特色貫穿其中,令中華文化在港澳及海外的傳揚更具成效、更有深遠影響。

  有些本地公司正在面向學校和社區推動「中華文化有意思」融合出版項目,頗值得關注。相較於傳統的、說教的甚至機械式的推廣介紹,此項目的重點落在「有意思」上,即主創團隊格外關注如何借由嶄新的科技手段,幫助中小學生增加對於中華文化的好奇與興趣。AR、VR技術運用在出版、教育和文化之中,將原本冗長甚至是枯燥的內容以立體、生動的方式展示出來,既避免了單向的灌輸、提升雙向溝通的成效,也可幫助出版傳媒從業者,在人工智能迅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找到轉型與突破的新徑。

  乍聽起來,「中華文化」不論在時間抑或空間向度上來講,都是一個太過廣博、龐大的項目。事無巨細的講述,理應交由深究學術之人從事,而藝文教育普及從業者或更傾向於以點帶面、以小見大的呈現方式。例如,以一堂手工造紙或設計紙鳶的課程,帶出中國非遺的歷史及其對於世界的影響;又或者,將《清明上河圖》等名畫製作網上高清版本,再配有解說,足以幫助部分對中國歷史與藝術有興趣的讀者自行了解。

  其實,特區政府、業界乃至社團等,在過去二十多年持續不斷地推廣中華文化,希望優秀傳統文化在此地得到保護與傳揚。但過去的工作模式略顯散點式,缺乏聚焦。現在,既然有特區政府「文化藝術盛事基金」以及坊間非政府機構的相關支持及贊助,我們不妨思考如何善用「盛事基金」籌辦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堪比文化盛事的大型活動,例如邀請著名作家、藝術家等來港講座,舉辦非遺市集、戶外音樂節等,細心醞釀展覽及活動內容,用貼地的、吸引眼球的宣傳策略,達至提升本地藝術家創作發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