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沐春風/組合拳推動樓市結構調整\上海財經大學校長 劉元春

  近期圍繞房地產市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觸及中國房地產本輪調整的本質,有助於市場的穩定,起到根本性的改善作用。同時,很多政策是中期定位而非短期定位的,未來將起到市場穩定和市場撬動的作用。

  有望形成供應新模式

  過去二十四年物價水平穩定,實現了高增長、低通脹,不能說明貨幣政策調控出現了系統性的偏誤。中國貨幣政策還是非常成功,中國金融深化也創造了另外一個奇跡。同時,資產價格波動能夠很好反映中國金融深化的過程。

  我們目前對流動性的認識是不充分的。流動性未來持續偏緊是一種常態現象,原因就是中國金融深化和貨幣創造的邏輯已經發生根本性變異。這要求我們在貨幣政策宏觀定位上,要有一個革命性的創新,要有一個思維性的全面轉變。我們對於流動性管理作為貨幣政策的一個關鍵點,也會在這個轉折期成為一個關注的核心。

  對於金融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過高一定要非常審慎,一定要再深入研究。中國要建立金融強國,一定要有金融強國的再生能力和造血能力,而這個造血能力是金融一定的、合理的、具有功能性的盈利空間。

  近期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持續深化,存量房處置、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房貸新政等舉措陸續推出,尤其是5月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觸及到中國房地產本輪調整的本質,尤其是由政府入市購買住房和土地,對相應的開發企業的流動性進行全面的緩解,有助於整個市場的穩定。同時,上述舉措不僅有利於短期市場的企穩,更重要的是與新型房地產投資機制的形成,以及房地產長效機制的改革是相結合的。

  近期政策不僅着眼於市場的短期穩定,同時也着眼於中期機制體制的建設,很多政策實際上是中期定位,而非以往的短期定位,這些舉措將會起到根本性的改善作用。那麼,樓市會迎來哪些調整?筆者認為,房地產市場會逐漸企穩,並且迎來機制體制和結構的調整。

  首先就是房地產開發模式要做出較大的調整,房企不僅要注重住房建設的功能性定位,同時對於過度金融化和輔業化的發展趨勢,要進行全面的調整。其次很重要的就是,中國住房建設模式、供應模式也會出現一個明顯的大調整,對於高流轉、高槓桿、高債務的「三高」模式,要有一個全面的整頓。

  大家會看到政府與市場兩端同時發力,來形成未來房地產的供應新模式。這個新模式會對土地政策、城市化進程和中低收入階層住房的解決,有一些系統性的安排。因此,大家將會看到一些根本性的、市場預期的變化。

  在未來一段時期,大家所期望的市場快速反彈可能還並不會馬上出現,因為不同區域、不同板塊對目前的政策會有各自理性的反應。但從中期的合力來講,一系列舉措對於中國房地產健康發展,對於宏觀經濟的穩定,以及對於經濟結構的調整和機制的改革,將會起到一個綜合性的效應。

  財稅體制迎來轉變

  在這一輪房地產調控政策中,還包括消化存量的相關措施,鼓勵地方政府從開發商處買房買地等。這是否會影響地方財政、增加地方債務壓力?

  正如上文提到的,肯定會有一些不同側面的影響,當然也包括土地市場會有很大的改變。未來土地收儲的方式,還是不是採取目前的國有收儲招拍掛的方式呢?實際上,現在已經在進行試點新的方式。

  更重要的就是,中國財政體系也面臨着系統性的改革。在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裏面,也專門對於系統謀劃下一輪財稅體制改革,作出了專門的說明。這對於地方政府財政收支的模式,會有較大的觸動,其中根本性的原因在於中國已經跨越了土地財政的時代,不能夠被土地財政所捆綁。

  破與立是辯證的關係,因此國家也專門設立3000億元人民幣的再貸款,以及相應的政策性金融工具,還有專項債,這些都會對於目前地方入市進行房地產調控的手段進行充分的支持。

  大家一定不能夠過度靜態化地看待房地產調控政策的變化。政府是起到槓桿性的作用、起到市場穩定和市場撬動的效應,只要我們能夠重構信心、逆轉預期,就能使整個市場的供求恢復到常態化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