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 色/芒種向來好\判 答

  關於「芒種」的記憶,似乎都是濕噠噠的。即便我生在北方,沒有梅雨季節晃神的黏膩,也沒有滴水屋簷霧裏看花的浪漫,但這時候從天而降的濕氣,總是一年當中最多的。麥子到此始熟,水稻過時不種,很難想像在萬象更新的田地間,在金黃燦爛的日子裏,忙碌的身影要一邊收割夏麥,一邊種植水稻,是怎樣的熱火朝天。

  在這樣的天氣裏,吃,也得吃點清爽的。剛好芒種的水果們,就像選美比賽一樣爭奇鬥艷,趕上了芒果、蓮霧的末班車,也能搭到楊梅和荔枝的頭陣,吃什麼都有一口一爆漿的衝擊,應和着天上的雨水,手上的果子們也容納了最多的水分。家中冰箱永遠是「物滿為患」。有剛從菜市場裏挑回來的,旁邊緊挨着一瓶瓶昂首挺胸的汽水,誓要趕走這個夏天全部的煩悶。孩子們就蕩漾在涼快的縫隙間,早早體會到了「錯峰出行」的快樂,大概也只有這個時候,一天到頭,就算不吃飯,都能混個八分飽。

  我盲目地猜,那些種類繁多的主食們,也只有在這時才會體驗到真切的「危機感」。眼看着各式食材遍布角落,隨便哪個都能吃到意猶未盡,怎麼比?只能「認栽」。剛有餓的感覺,嫩玉米就已經在鍋中等着了,那是大清早爸媽勤勞的「印證」,等日上三竿時,剛好溫熱,清甜軟糯、汁水充沛,啃一隻下肚,五臟六腑的灰塵都被掃走了。碰到更嘴饞的人,玉米只是「將就」,蠶豆才是主流,不用多少修飾,連皮一起煮好,抿出一股絕無僅有的豆香味,再吃其他,都是二等。若清炒或涼拌,綠茵茵的豆身美不勝收,光看着就成了一幅畫。最後來杯青梅酒,酸得透亮、甜得滋潤,喜怒皆形於色,隨時間慢慢發酵,別無他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