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玉言/老友石先生\小 杳

  圖:漢榮書局於二○二二年底結業。
  圖:漢榮書局於二○二二年底結業。

  日前,接到石先生電話,「我來北京了!參加國家版本館的活動。」一見面,石先生十分高興地告訴我:國家版本館聘他為榮譽館員!證書編號是○○○一號,石先生是第一位境/海外榮譽館員。

  我與石漢基先生認識二十多年了。從他父親石景宜博士開始,全家一直從事文化出版公益事業。石景宜一九六○年代初來到香港,夫婦二人推着木頭車叫賣二手書。每逢暑假,石漢基兄弟每天都要到街上給父母當幫手賣書,從早八點一直忙到晚上十點。就這樣風裏雨裏一蚊一毫終於攢下資金買店舖開書店,並擴展到出版業。改革開放初期,石景宜回到內地,發現內地的院校及圖書館非常渴求各類型的圖書。石景宜毅然決定自費資助,向大學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和科研機構捐贈圖書,幾十年間累計向數百家機構贈書超過七百五十萬冊。所用資金,都是他們一本書一本書賣出積攢下來的。

  與此同時,石先生一家還致力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嘗試以書畫作品為突破口,推動海峽兩岸「融冰」。他們在向內地贈送圖書時,常獲得受贈機構以書畫名家作品作為回禮,因而收集到多幅名作,從中精選兩百多幅,又購買一百多幅台灣名家作品,於一九八八年在台公開展出,一時轟動海峽兩岸文化界,其後便有大陸的啟功和台灣的臺靜農師兄弟相認等佳話。一九九○年代初,石家首次向台灣歷史博物館捐贈大陸出版圖書並作公開展覽,隨後陸續向台大學、博物館等機構捐贈大陸版圖書數十萬冊。石景宜也因畢生致力於中華文化推廣及海峽兩岸文化交流,以書報國、以畫結緣,享有「文化書使」和「開啟兩岸文化交流第一人」的美譽。

  一九九○年代末,石景宜收藏的兩岸名家書畫已有六千餘幅。當時曾有商人表示出價過億元收購,石景宜認為這些作品涵蓋上世紀七十至九十年代的兩岸名家,擔心出售後商家會分批轉賣,將來難以收集到相類數量和珍貴度的作品。「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最終決定將書畫悉數無償贈予家鄉佛山市,共同籌建「文化藝術館」,免費對公眾開放,其後陸續贈送,已逾萬幅。

  在香港,石先生一家致力於向青少年介紹國家發展成就、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他們自費印製有關中國的民族、國防、外交、政治制度、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及傳統建築等方面內容的讀本,贈送全港大中學圖書館。並舉辦「閱讀大賽」鼓勵學生閱讀,得到了國家有關方面以及季羨林、饒宗頤等學界泰斗和香港各大院校的支持。

  石家每五年一屆在大陸和台灣舉辦華夏杯書畫比賽,參賽者來自大陸及港澳台乃至歐亞美各洲。每兩年舉辦一屆「中華翰墨情」兩岸及港澳中小學生書法比賽,以中華文化凝聚人心、溫潤人心、聯通人心。他們家在油麻地的書店,也主要是中小學生的課外教材,大多是有關中華文化的。

  為褒揚石景宜先生為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所作貢獻,北京大學於建校百年之際特別向其頒發「名譽博士」學位,老人家一直以這個北大頭銜為傲。他曾說「我雖然不幸生長於國家遭受侵略的年代,卻有幸地活在國家積極推行改革、擺脫百年屈辱的特殊年代,讓我有機會為祖國崛起的偉大征程貢獻一己之綿力!」石景宜留下家訓:「我有一些錢留下,但不會分給你們,因為我還有許多事情未辦好,我們只屬小康之家,我的一生都在計算如何使用有限的資金,去產生最大的社會效應,最終選擇了透過圖書去傳播知識。我去世後,希望你們能充分運用這些資金去幫助那些尋求知識的人。」

  至今,石漢基先生一家在香港仍住在頗為擁擠的房子裏,出入乘巴士港鐵。他很知足,「父親初到港時,擺書攤、做小販,我們很多時候用兩蚊錢買魚蛋粉當午晚餐。現在有自己的房子,兩餐無憂,比以前好了很多。房子再大,也不過睡一張床而已。」「於先父及我們全家而言,錢財皆為身外之物,能夠以文會友,以文聚心,為祖國統一大業略盡綿力,已心滿意足。」

  二○二二年底,石先生給我發資訊告知,堅守五十二年的書局不得不結業了。五十多年來,全家人胼手胝足、無間斷地拚搏,個中辛勞難以為外人道!「無奈因疫情和經營環境惡化,且已年屆六七十,無力支撐,書店停止運作。」但「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和推廣中華藝術的情懷不變。」

  是次來京,石先生專程向國家版本館捐贈家藏《貝葉經》一百五十二箱一千四百件、《故宮文物月刊》《金石大字典》等港台出版物一千二百三十八冊。他說:父親這一輩子的收藏捐給國家,能夠得到最好的保護,也能發揮更大的作用,是最好歸宿。

  閨密聽了石先生一家的故事,託我帶去問候,說「這是一個陌生人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