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談/杏花村裏的「知青飯堂」\朱昌文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本文所寫的杏花村,並非是唐朝詩人杜牧筆下位於山西省「酒都」汾陽縣的村莊,而是地處粵西高州市分界鎮的杏花村,它也是一個值得詩人賦詩詠讚的好地方。這裏是高州市鄉村振興示範帶「精彩一百里」線路所在地,自然景色優美,人文歷史深厚,有多個特色景點,其中杏花村裏有一個面積頗大的「知青園」,園裏有一家「知青飯堂」,建築物的外貌和舊式的裝修陳設,加上周圍牆壁上的標語和繪畫,讓人有時光倒流的感覺,恍若置身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農村。

  今天的高州杏花村是一個現代農業示範區,儲良龍眼的發源地,現有旅遊景點除知青園外,還有陳濟棠舊居、龍眼郵驛、南秀河生態碧道、杏花驛站、杏福田園、曲水流觴、儲良母樹公園、鱷魚景區等,吸引越來越多遊客前去遊覽觀光。

  筆者和朋友早前結伴初遊此地,踏足知青園,對知青飯堂設立的緣由和特色甚感興趣。聽當地導遊的介紹,上世紀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一批又一批城市知識青年響應國家號召,上山下鄉來到杏花村,與農民同生活同勞動,對當地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杏花村就是當年的一個知青農場。後來知識青年陸續回城,但當年他們生活過的地方保存了下來,成為那段艱苦難忘歷史的見證。

  幾年前,高州市政府在鄉村振興建設中,盤活歷史資源,利用舊資源打造了一批文旅結合的產品。杏花村依託該村歷史資源打造了一家特色的知青食堂,把食堂與鄉村振興結合在一起,比如用的食材是村民自種自養的產品,一方面滿足了食堂自身的需求,又暢通了地區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帶動村民增收,讓他們在家門口享受到紅色旅遊產業帶來的紅利。

  這家承載着一代人回憶的知青飯堂供應的特色菜餚受到了遊客和當地居民的歡迎,生意頗佳。我們那天到這家飯堂吃午餐,看到座無虛設,十分興旺。我們點選了一席「憶苦思甜餐」,菜式相當豐富,包括有白切雞、梅菜扣肉、煎魚、酸甜豬手和豬雜湯等,其中一道菜式食材有洗淨的豬膽囊皮,入口略帶苦味,寓意「憶苦」,切合套餐名稱,頗見心思。

  除了菜式接地氣、色香味俱佳之外,飯堂的裝修風格也很有特色,貼在牆壁上多張年代久遠的宣傳圖片、標語和擺設在飯堂內外的舊物件及塑像,彷彿在訴說當年的故事,傳遞着艱苦奮鬥的精神,為顧客們提供了一道含意豐富的文化大餐。

  在一篇網上文章看到一位遊客的「吃後感」:「以前知青們的『苦』我們沒有領略過,和以前相比,現在感受到是生活的『甜』,很有意義,值得來。」筆者深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