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從最賺錢入手加稅 幫扶基層應對加風
經濟尚未復元,公共企業又掀加價風潮,市民今年要應付兩電、水費、巴士、的士、小輪、隧道費、康樂租場費、停車費、中學文憑考試費等加價外,很可能還要再加一項煤氣費。煤氣公司昨表示預期加幅低於雙位數,屬合理水平。按過去一段時間的情況來看,當局甚有可能通過加價。公共費用市民基本避無可避,當累計以泰山壓卵之勢下壓,社會上眾多每日三餐要想盡辦法「慳得一蚊是一蚊」的基層市民,該如何是好?
中華煤氣去年全年純利60.7億元,升15.6%,全年股息每股35仙,股息率近6厘,期內工商業煤氣銷售量較對上年度增長9.3%,全港總客戶數目約201.97萬戶,按年上升1%。中華煤氣常務董事黃維義昨日表示,受港人北上消費影響,今年首季本港煤氣整體售氣量跌約2%,但旗下關聯企業深圳燃氣的工商客戶氣量增長逾30%,預計全港售氣量持平。
公共企業並非開善堂,在商言商,雖然盈利不俗,分潤予管理層和股東並隨行就市加價似乎無可厚非,更何況政府已為其他企業加價開了綠燈。兩年前,中華煤氣加價4.4%,煤氣公司估計約七成家庭每月煤氣費多付10元,約一半工商業用戶每月多付290元。今次所謂的「加幅低於雙位數」,或許會參照這個標準稍微調整。對某些薪高糧準的官員和賺得盆滿缽滿的商家來說,幾元錢只是毫不起眼的數字,基層生活的艱辛似亦與他們沒有關係。
過去數十年來,本港大部分時間經濟向好,亦罕見有公共企業願意與市民分享可觀利潤,主動減價,更不用說在經濟尚未復元之下,不難用財會技巧找到加價託詞,想讓他們主動不加價看來不很實際。按理來說,致力提升市民收入,是應對加風的根本對策,前提是企業願意將所賺取的利潤合理地與市民分享。疫情後,社會頂層收入增速加劇,資本及富有階層對科技掌控力和變現能力不斷增加,最富有的10%人口擁有社會財富佔比持續升高,因此在新經濟形勢下,政府應積極研究改革稅制,從最賺錢的企業和階層加徵稅款,充盈庫房以扶助基層,以保證資本主義在本港運行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