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時代與全球化
羅文華 香港銀行學會考試審核委員會委員
十六、十七世紀是「大航海時代」,人類史上首次透過新的海上貿易路線,將亞洲、歐洲、非洲和美洲連在一起。活躍的人流、物流、思想流,稱為「全球化」並不為過。這亦是此前我在中大由退休投資銀行家金弘毅主講的「城中讀書會」上得到的收穫。
人類貿易和交流淵源流長。漢唐鼎盛期間,造就了陸路「絲綢之路」的發展。南宋鼓勵海上貿易,設立市舶司,成為宋室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宋朝亦支持海上貿易,掀起了宋代海貿的發展高潮。蒙古帝國進一步促進了東西方的交流,泉州成為「東方第一大港」。《馬可孛羅遊記》描述了中國的繁華,出版後被翻譯成多種歐洲語言,激勵了歐洲人直接到亞洲的願望。
國際商貿網絡的建立,促成前所未有的全球物資流動。在《維梅爾的帽子》裏,卜正民教授透過維梅爾的幾幅名畫,生動描繪了全球化時滲透日常生活,如海狸毛做的帽子,是由法國商人在北美運回歐洲。
隨着物資流動是人員的流動。中國人開始接觸葡萄牙人、荷蘭人,日本人、東南亞人、印度人、猶太人,甚至是非洲人。當時中國參與全球化的重要基礎為農業發展、運輸網絡、瓷器和絲棉業發展及白銀貨幣化。白銀透過國際貿易源源不斷流入中國。弗蘭克在《白銀資本》推斷,每年流入中國的白銀約7,000噸至10,000噸,佔世界白銀總產量四分一至三分之一,因而推斷當時整個世界經濟秩序是以中國為中心。
另一個全球化的主要媒介是耶穌會的傳教士。利瑪竇進入中國,大力推動西方地理,數學、天文、科學。由明萬曆至清順治年間,-共有150餘種西方書籍翻譯成中文,揭開了西學東漸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