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取回「最古老」月壤 造福全球科研

  圖:6月2日,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工作人員在監測嫦娥六號着陸月背動態。\新華社
  圖:6月2日,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工作人員在監測嫦娥六號着陸月背動態。\新華社

  6月2日清晨6時許,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幾位外國科學家與現場的中國工作人員一樣緊張的盯住大屏幕,他們一起盼望着嫦娥六號着陸月球。這是中國探月工程難得一見的場景。嫦娥六號任務,是當前中國國際合作最密切的探月任務,也是當今最受全球科學家關注的航天任務之一。

  「儘管美國和蘇聯在20世紀開展了多次登月任務,但探月並非易事,尤其是近幾年一些國家和私營企業開展的月球探測任務相繼失敗,更讓人們意識到探月始終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任務,但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在月球探測領域取得了驚人的成績。」一位參與嫦娥六號的外國科學家說。

  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國人曾經到過月球背面,並將取回第一批月背樣品。在這次任務中,中國慷慨地向世界提供了合作機會,三個來自歐洲國家的科學載荷正在月球背面進行探測,中外科學家一起共享這些從神秘月背傳回來的數據。不久之後,「最古老」的來自月球背面的樣品將來到地球,在國家天文台珍藏。這些珍貴月壤也將提供給中外科學家,為人類探索月球做出新的貢獻。

  大公報記者劉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