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經濟·拚發展 航空篇/多式聯運擴大網絡 鞏固航空樞紐地位

  圖:香港國際機場位置優越,每年吸引1400萬內地旅客經香港飛往世界各地。
  圖:香港國際機場位置優越,每年吸引1400萬內地旅客經香港飛往世界各地。

  香港國際機場位置優越,地處大灣區中心,毗鄰港珠澳大橋,5小時飛行航程範圍能覆蓋全球逾半數人口的居住地,一直扮演聯繫大灣區與全球的雙門戶角色,每年有1400萬內地旅客取道香港飛往世界。隨着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將於今年全面投入運作,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勢必進一步鞏固。

  香港機管局發言人表示,會積極加強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連接,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多式聯運服務予旅客。分析認為,隨着「經珠港飛」直通客運服務、海天中轉大樓等各項服務和措施運作日趨完善,香港國際機場勢必能進一步提升競爭力。\大公報記者林靜文、曾敏捷、方俊明

  近年來,香港國際機場不斷擴大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服務腹地,致力發展綜合多式聯運網絡(見表)。其中在客運方面,除了過去的海天碼頭,海天中轉大樓亦於去年8月投入服務,至今已處理約8.4萬人次旅客。至於去年12月開通的「經珠港飛」直通客運服務,能發揮港珠兩地機場互補的優勢,讓大灣區西部旅客利用港珠澳大橋直達香港機場禁區轉機。機管局還在大灣區內設置20個城巿候機樓,目標在2025年增至30個。

  75%灣區國際貨物 經港機場轉運海外

  貨運方面,大灣區有75%的國際貨物經香港國際機場轉運至海外,為提供更具效率的大灣區貨物轉運服務,機管局正在東莞建設空港中心,共同推展「海空貨物聯運」模式,永久物流園首階段建設於2025年底前完成,屆時將可達至每年處理達100萬噸貨量。

  東莞空港中心在去年4月展開先導計劃,自上月18日,剛好是封閉運作一周年。香港機管局商務執行總監、莞港智慧空港投資(東莞)董事長陳正思分享成績單時表示,過去一年進出口貨值超38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今年首季更處理了近20億元的貨運,超過2023年全年貨值,單計3月貨值更突破10億元。

  運輸及物流局回覆查詢時表示,為把握三跑道系統帶來的機遇,同時配合國家「空中絲綢之路」的建設,特區政府會針對現時香港國際機場主要航線及具潛力的「一帶一路」航線,包括位於歐洲、非洲、南美洲及亞洲在內的地區,加強與相關地區之間的航空服務聯繫,鞏固及擴大香港的航空網絡。

  航空企業加快布局灣區

  現時,共有約120家航空公司營運航班來往香港國際機場和全球約180個目的地,航點數目恢復至疫前約80%。每日客運量和航班升降量最高分別已恢復疫情前約八成和九成。

  除了香港國際機場,本地航空公司也在加強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聯繫。香港航空表示,現時來自大灣區其他城市的旅客佔公司整體旅客的雙位數,故航線規劃亦以大灣區市場作為主要參考,通過在投資設立大灣區辦公室、增加推進多式聯運客運服務,打造「空─陸─空」模式等,增強聯繫。

  國泰企業事務總經理黃文傑指出,未來將依託香港國際機場,進一步擴展大灣區的境內外航空網絡,透過持續增強多式聯運代碼共享服務,方便區內旅客經香港機場往返世界各地,並推動各城市區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其中,國泰近年在深圳設立大灣區辦公室,作為公司的延伸總部,意味着國泰不僅僅是香港本土航空公司,更是整個大灣區的本地航空公司。

  香港快運航空發言人指出,過去一年,從大灣區其他城市來港搭乘公司航班的旅客增長了3倍,即每4名乘客當中就有1名來自大灣區,相信大灣區的年輕客戶群有助推動公司未來增長。

  大灣區航空行政總裁吳秀蘭表示,在大灣區不同口岸提供的預辦出境及託運行李安排,除了便利乘客,亦有助推動大灣區進一步發展、讓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充分發揮香港在「一國兩制」之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鄭天祥認為,隨着「軌道上的大灣區」有望明年建成,空鐵聯運將更為完善。